高教體制卻僵化過時,台灣的軟體人才荒將更糟。保守估計,在軟體工程類的就業市場,平均三個職缺搶一人!

 

未來五年,台灣電子商務人才缺乏狀況會非常嚴重。根據一○四人力銀行統計,軟體工程類以下的10種需要具備研發能力的職務,包括軟體設計、韌體設計、演算法、電玩程式設計師等,工作機會數量從三年前的1萬7千多個,增加到2萬9千多個,成長71.6%,但求職者僅僅成長17.9%;三年內,軟體工程類每人平均工作機會從2.2個,一路增加到3.2個。

 

10種職務之中,最為短缺的是軟體工程師,平均是4個職缺搶1個求職者;Internet程式設計師更達到5個職缺搶1人。

 

工程師為何短缺?原因包括:海外企業挖角、資訊人才培育不足、傳統科技大廠的人才競爭。

 

現在平均1年有20%技術人員被中國大陸延攬,中國大陸廠商除了給高職位,更實際拿出千萬年薪搶人。如果優秀人才選擇留在台灣,例如,台成清交等資工名校畢業生,首選還是聯發科、台積電、中華電信等傳統科技大廠,讓網路產業資訊人才本來就不足的情況下,優秀的人才更是難找。

 

軟體產業缺工向來如此,不過現在特別明顯的原因,一是結構性的產學問題,造成人才供給不足,二是產業變化更快,像是穿戴式科技、物聯網、Bank 3.0等,過去非本科系人員可透過自學進入軟體產業,補足資訊人才缺口,但現在技術更為專精,跨界補位變得困難。

 

美國資訊工程學生人數倍增  台灣卻走下坡

 

台灣結構性的產學問題更令人心驚以美國大學為例,電腦科學類(即資訊工程)聞名的三所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哈佛大學。為了因應時代趨勢,連年增加電腦科學系所名額。麻省理工學院兩個電腦科學系的學生人數逼近千人,六年來分別增加六成五、九成一的學生人數,史丹佛與哈佛增幅甚至超過兩倍。

 

反觀台灣,台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交通大學四所學校資訊工程系學生數,六年來下降4%~9%。

 

原因之一,因應少子化,20年前教育部開始對各大學進行「學生總量管制」。學校原本可以在既有的學生配額上,依照學校資源與社會需求彈性調整各系所招生名額。但是大學管理高層鄉愿,不敢增此系、減他系,所以無解,無法因應產業需求增加資訊工程招生名額。

 

原因之二,年輕人對生硬的資訊工程不感興趣。因為核定的招生名額沒有減少,但資訊科系畢業人數卻有縮減,這代表學生報到率低,因為根本沒有那麼多的學生來唸。 因此,若能有更多台灣軟體公司的成功案例,或更實質、顯著地反映到薪資層面,才能吸引更多學子自主加入。

 

培養人才 國外積極向下扎根 台灣應急起直追

 

201412月,美國總統歐巴馬鼓勵學童學習電腦科學紐約市長承諾10年內,所有公立學校都將提供電腦科學課程,以回應資訊相關職缺;芝加哥市承諾在3年內,高中生將修習為期1年的電腦科學課程,並擴及4分之1的小學生;舊金山教育委員會則投票期望,從幼兒園到高中都提供電腦課程,並強制到8年級。

 

英國首相卡麥隆也呼籲,數學、科學與電腦科學應當成為重點科目,程式教育甚至向下推廣到五歲孩童。

 

從科技發展趨勢來看,不論是網路服務、物聯網、人工智慧、傳統產業轉型等,都離不開軟體工程因此培養更多的軟體人才,才能呼應產業需求,而5年、10年後所需要的軟體人才,不該受僵化的教育體制拖累,現在就該開始積極培育。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