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刻、在我們毫無防備措手不及的情形下,都可能會面臨失敗的打擊、錯失機會、工作不順、疾病,或者一瞬間天翻地覆的事故失去一切、失去尊嚴、被尖銳的偏見刺傷、可能痛失摯愛、面對無法修補的情感破裂;甚至有時候將面對,生命本身的逝去。

 

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2016514日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畢業生致詞,她的先生剛好去世1週年,她勇敢觸碰內心最脆弱的角落、生命中最深沉難解的痛,跟大家分享從死亡得到的體悟.....

 

我們總以為每天都會有輕鬆愜意的日子在等我們。     但卻是那些艱難、那些從根本上挑戰你、與你為敵的日子,會決定你是怎麼樣的人。     最終定義你的,不只是你的成就,還包含你如何從艱困中活下去。

 

我們總會在生活中遇到A計劃不行了,只能採用B計劃的時候,問題是:該怎麼面對?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以科學根據提出3P的理論,點出人們在困境中的3種狀態,認清這些情緒陷阱,才有從谷底反彈的動力。

 

1P是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遇到挫折後,許多人開始將問題歸咎於自己,我們會不停自責與自問,如果我當時做些什麼,就不會發生了。但這與承擔責任是兩回事其實我們是無法阻止的,也不是我們的錯,無需用負面情緒懲罰自己。

 

2P是普遍性Pervasiveness)。     負面事件發生後,我們會心心念念那件事,精神恍惚,然後假定它會影響生活中的一切。     但如果我們不小心而專注在一件事情上,暫時忘掉負面事件,在那短暫忘記的一刻,讓我們看到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而那其實沒那麼糟糕。     看到這些朋友和家人多麼可愛,而他們無時無刻都挺我們。

 

3P是持續性Permanence),也就是以為悲傷將永遠持續下去。     也許經過了幾個月,不論我們做什麼,都感覺到令人窒息的悲傷,似乎永遠不會散去。     我們通常會將當下的感受,投放到無止盡的未來。     我們會感到焦慮,然後會因為焦慮而焦慮,我們會感到悲傷,然後因為發現自己悲傷而更加悲傷。

 

固然我們應該接受自己當時的感受。     但同時,也應該要知道,它們並不會永遠地持續下去。     焦慮與悲傷的情緒終將逐漸遠離。      或許我們正陷於其中一個P裡面,但如果能認識這三個P,認清這些情緒陷阱,就可以找回自己。

 

試著尋找那些讓我們覺得感恩的事情,是從悲傷復原的關鍵。     花時間把感動的事情記下來的人,會變得愈來愈快樂和健康。細數自己感到確幸的事,會讓我們感覺更幸福。     每晚睡覺前寫下三個幸福時刻。     這件簡單的事情就能改變我們的生活。因為不管每一天發生什麼,我們都能帶著愉快與平靜入睡。

 

人很脆弱,但也比想像中堅強。     人的韌性,並不是生來只有一定的量。就像肌肉一樣,你可以鍛鍊它,在你需要時,汲取它。     過程中,你會找到真正的自己,而你也可能因此發現最好的自己。

 

讓身邊朋友善意的關懷成為我們的支柱。     好好活著,快樂地、有意義地過好珍貴的每一天。     我們將發現,不僅能感激美好的日子,也將能感謝那些生命中艱難的日子。

 

P S 但是雪柔妳並沒有告訴我,我該如何面對臉書把我的一個帳戶關掉...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