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鎂光燈總是聚焦在用擁有大市場的臉書、Google、阿里巴巴、騰訊;台灣創業圈與媒體總愛報導美國、中國經驗;台灣廠商總愛跟Intel、聯想、三星拼命,但其實從小市場如以色列、韓國、新加坡等非主流市場長出的高價值企業,才是台灣真正值得研究的對象。

 

    同為島國的英國,人口6400萬,約是台灣的2.8倍,也曾陷入經濟不振的低谷。金融風暴之後,英國挑選了「數位經濟」為提振經濟的標的,全力發展。2015年,英國在數位支出的排名全球第一;2016年,英國數位經濟佔比更是G20國家的第一名。 英國正在重建他們的艦隊 -- 這次是「數位艦隊」。

 

    英國傾全國之力,發展關鍵技術,提供解決方案,這2年在Google、臉書、微軟的併購版圖裡,英國公司都默默成為最重要的伙伴。

 

英國拜以色列為師

    長期以來,以色列鑽研關鍵技術、生產關鍵零組件,做矽谷的外圍英國的策略就是「以色列化」! 英國科技公司多半名不見經傳,但身懷關鍵技術與豐沛歐陸人才,是國際級科技公司爭相押寶的對象,更是創投與併購的寵兒。

 

    倫敦泰晤士河東南岸,一家智慧鍵盤軟體公司SwiftKey,2位創辦人梅洛克與雷諾茲,於2008年不到30歲剛創業時到過台灣,緊張青澀地換上西裝、廉價領帶,對HTC做簡報,並且在台北101前拍了張到此一遊的照片。 2016年2月美國微軟以2.5億美元收購SwiftKey,跨入人工智慧領域,向Google、蘋果宣戰。 如今,全球超過3億支智慧手機內,都有SwiftKey的程式。SwiftKey為人類省下10萬年的打字時間。 罹患漸凍症的物理學家、「時間簡史」作者史蒂芬霍金,也使用SwiftKey智慧鍵盤進行演講和教學溝通。

 

台灣當以英國為師

    台灣要走的路比較類似英國,以台灣硬體產業的優勢,強化軟體創新,以「軟硬整合」的產品、技術與服務,發展台灣數位經濟。政府配套措施包括人才政策、產學合作、法規修改與獎勵企業轉型。

 

1、產業國際定位

    英國身處歐洲,但正在走一條不同於歐陸國家的「數位經濟」之路,2011~14年間,英國數位科技創造156萬份工作,職缺成長速度較其他行業快了1.8倍。金融海嘯中受到重創的英國,因此成為歐盟中率先由谷底爬升的國家,連續3年經濟成長率超過2%。

 

2、人才戰略

    英國跟台灣一樣是個島,沒有龐大的內需市場,古老的英國卻悄悄找到了生存之道:數位科技。 英國數位科技經濟有兩大特色:橫跨軟硬體行業,且傳統行業也快速數位化。 英國是個島國,所以很務實,並沒有被政治或民族主義所困,因此英國積極變身成為歐洲人才中心,廣納各國數位人才,成為英國建立數位生態系的最大優勢。 而自1992年起,英國大力推動產學合作,使學校人才直接為產業界所用。

 

    英國知道自己在2023年需要100萬個數位工作者,已經在小學與中學實施新的電腦教育課綱,與企業一起設立新的數位學徒標準與學位,讓年輕學生學習數位技能。 另針對遊戲產業成立一所愛達學院(Ada, National College for Digital Skills)。

 

3、法令政策

    英國有「數位經濟部長」。 政府適時地推出政策,2013年英國國會通過種子階段企業投資減稅與創業家租稅假期兩大方案。前者讓小公司的天使投資人在投資階段、股票獲利賣出或投資泡湯時,均可抵稅。後者讓創業者出售股票時,資本利得只要付稅率10%,比正常稅率低8~18個百分點。生態系要運轉,必須所有環節和諧一致。

 

    在距離倫敦40分鐘的吉爾福德(Guildford),薩里大學裡矗立著一棟顯示英國政府雄心的「5G創新中心」。在3G、4G時代默默無名的英國,卻搶在全球之先,於2015年9月搭建了全球最大的5G學術研究中心,英國政府投入7000萬英鎊(約33億台幣),已雇用170位研究員。

 

台灣應積極搶佔的產業戰略地位

    以色列之所以能夠生存,是因為它的產業策略定位於「矽谷的外圍」英國能從金融風暴中率先成長,是因為它的產業策略定位於「歐洲的外圍」。 務實採取「不走台前,走幕後」的策略。

 

    多年來台灣產業早已失去方向、轉型無方、如熱鍋螞蟻茫然不知未來、身陷衰退的泥淖中。 台灣應該知己知彼,加速擬定策略與方向,讓台灣成為「亞太的外圍」作為關鍵技術的提供者,而不是服務的提供者,將台灣打造成太平洋上的數位航空母艦

 

軟硬整合將是數位台灣勝出的關鍵

    英國數位策略瞄準歐洲市場,新興產業崛起;台灣優勢在哪?

 

    獨特而優質的硬體製造業,就是台灣的優勢,台灣根本就是「創客的天堂」(maker in heaven),基本上你可在這裡造出任何東西,因此軟硬整合」將是「數位台灣」勝出的關鍵!

 

    台灣應該積極發揮硬體製造的優勢,選定即將出現、但尚未出現新平台的物聯網題材,運用軟、硬整合以研發關鍵技術、創造價值。

 

    台灣軟體人才沒看到既有產業的優勢,也缺乏產業經驗,所以台灣創業家往往做出不適合的產品。 台灣團隊可以做出比矽谷團隊更好的東西,而那一定是跟硬體有關的軟體,可以利用硬體製造的優勢直接在台灣prototyping(打樣出原型)。物聯網將創造出新的硬體平台,台灣會有非常大的機會。

 

    因此,台灣在既有的硬體製造優勢下,全力發展軟應整合的軟體,研發關鍵技術,提供大市場技術以獲取無可取代的戰略位置。

 

    2016年3月剛剛得到9200萬元資金的盾心科技(Umbo CV),經營的正是「影像辨識」的關鍵技術,在衛星、地面監視器、無人機拍攝愈來愈多影像的時代,自動辨識成為重要的一環,投資方包括群聯電子、緯創資通。 做硬體只是為了賣軟體,很多人問我們,為何不賣軟體就好?我們希望能提供消費者完整的體驗,所以我們需要掌握產品最終出廠的樣子。

 

    台灣新創團隊博晶醫電開發、去年被時代雜誌選為7大最熱科技的穿戴式裝置「GoMore」,也符合相同的軟硬整合模式,並於去年得到新普科技等硬體廠投資台幣2000萬元。博晶醫電掌握的關鍵技術是「人體肌肉乳酸監測」,以前運動員依靠儀器推估體力,GoMore是第一個將體力數字化的工具,運動時將藍芽心跳帶配戴在身上,就能記錄使用者的「體力油量表」。 自營品牌是用來證明我們的產品與系統可行,最終目標是銷售整套系統給其他品牌企業。

 

    硬體廠有轉型的焦慮,對未來發展有不確定感;軟體業者也有規模太小,能見度不足的困境,現在正是合作契機。

 

    以研發「空中簽名技術」著稱的AirSig,2014年6月成立之後,憑藉著獨特軟體技術,3個月之內就得到鴻海集團注資6000萬台幣。掌握的關鍵技術是「八軸感測」,與手機功能結合,當使用者拿著手機在空中「比劃」的時候,可以記錄重力、速度、角度、時間差等,為現在習慣輸入密碼解鎖的行為,提供更私密的解決方案。

 

數位基礎建設相對落後

    台灣與亞洲四小龍相比,數位基礎建設還是相對落後。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E化強度總排名全球第四、英國第七、台灣則排第十一。 基礎建設全球排名香港第一、新加坡第三、韓國第七、台灣更掉到第十四。 台灣應該積極增加公共建設投資,建立良好的數位發展環境,急起直追。

 

人」才是數位台灣的核心

    如同英國成功的關鍵因素,政府規劃數位策略,應回歸到新興產業的核心--「人」,並從覆蓋面更大更廣的法規鬆綁、租稅改變、人才引進、教育改革方案著眼,將焦點放在充實其中的內涵與細節,加入整合思惟,協助軟硬產業謀合,才能驅動「台灣製造」走向「數位台灣」。

 

    現今台灣的根本問題是沒有新興產業,30年來累積的競爭力還在,但為什麼沒有新興產業?因為人才持續外流,台灣新興產業就起不來,新創產業最終需要的是創業家,而不是一般人。

 

    台灣新興產業的空洞,其實是前面20年的人才空洞所造成,台灣人才已經外移200萬人,除了中國磁吸造成人才外流,台灣產業本身也沒有調整好。

 

    產業沒調整好的是,過去的硬體產業雖然非常優秀,但因為是代工,很多是營業祕密,只有老闆知道,但是不能講,所以無法橫向創新。

 

    電子業是分工的,分得很開,以Google到台積電的距離來看,中間還有十幾層的公司,沒有理由要張忠謀有能力看到Google這個方向的投資。 台灣錯誤的想法是要把光譜這一個極端的公司,拉去另一個極端去投資,這個期待與要求太高! 然而新創投資這一塊是誰的問題? 其實是中間的金融創投投資人消失了!

 

    台灣過去一直沒有矽谷式新創模式的概念,因為台灣是代工模式,例如某人在供應鏈公司上班,發現有個高毛利的產品,於是自己出來做,所以他不用開拓市場,市場和產品已經存在,於是向銀行借錢來完成事業。

 

    矽谷式的新創模式,是一個創業家「印鈔票」,有投資者認這個鈔票、給定價的過程,台灣傳統企業沒有經驗,習慣要有多少資本才有多少價值,這其中沒有「人才資本」的價值,沒有人才的價值,對創業家來說,就算自己能忍耐,創業團隊也不會來。

 

    總體來看,台灣現在面臨兩條鴻溝:新舊產業典範落差和世代人才落差。看起來是個大問題,但要解起來,都跟錢有關,錢往哪裡流,就整合了。

 

    新方向一定是現在看起來很小的地方,如果要投資新方向,就先投資人才,當作先期式的投資。我們先不用擔心方向,我們要擔心人才,方向是人才修正來的,創業者通常第三次才會成功,所以我們不用幫他決定方向,要先把他們拉到市場去衝鋒陷陣,才能找出正確方向。

 

    更關鍵的源頭是教育,學校的整合其實最關鍵。 新興產業基本上必須跨領域,沒有一個新興產業是單一領域,但台灣從校園開始就沒進行整合了。例如電機系和資訊系本身就沒整合;學生是跟著他所學的走,學校整合只要3~4年就能培養出新興產業所需的人才了,要企業自己培養人才,太慢。 現在歐洲人才往英國集中,我們除了自己培育數位整合技術人才,更應該放開心胸,廣納各地人才。

 

突破自己的罩門

    以色列把自己定位成「矽谷的外圍」、英國則定位成「歐洲的以色列」,而這正是台灣的路,台灣就是亞太的以色列,更精確一點講,台灣就是中國的以色列,但是年輕的一代卻心不甘情不願。 如果我們不能認清未來世界的競爭版圖,反而跟著情緒走,那麼台灣就會眼睜睜地看著聯想電腦、華為手機、紅色供應鏈的歷史再次重演,而失去台灣最後生存的機會。

 

英國不會叫自己「鬼島」,因為他們已經做了改變。

台灣呢?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