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有學校教育? 因為能夠更有系統、更有效率地學習前人所累積的知識。 但所有人都需要、都有能力在短時間裡學習前人長時間所發現、發明、累積的知識嗎? 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


人類文明之所以會進步,是因為知識的累積與創新應用。 是複製、還是快速瞭解前人累積的知識,則存乎一心,就像天才與白癡只是一線之隔。 就常態分配而言,也許只要萬分之一的人能跳脫複製的階段,進入舉一反三的創新階段,就足以讓人類繼續進步。  原來,教育也是一門藝術。

 

何謂多元? 什麼是多元學習? 「社會」需要多元,但是對於大部份人的「個人的專長」是不必然需要多元的。 但我們需要的是「整合性學習」。

 

一個人的能力,也許可以分為3個部份,第1個部份是人的品質,例如禮儀、尊重他人、社會規範、情緒管理、生活管理、合群、觀察能力、思考能力、邏輯能力、分析能力、整合能力、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資料蒐集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領導統御能力、被領導的能力...等。

 

第2個部份是專業知識,每個人需要從個人的興趣性向、社會需求與未來發展性綜合判斷後,找出一項最適合的專業,成為自己的職業。 這就是自己的「I」。

 

第3個部份是常識,除了自己本身的專業以外,必須對於其他專業或領域有一定程度的常識,如此對於自己專業上做判斷與決策時,更能夠符合「社會實際需求」與「具備可應用的價值」,也才不致淪落在象牙塔裡閉門造車不食人間煙火。

 

至於極少部份智商與能力超凡的人,除了自己原有「I」型的能力以外,還能夠發展成「T」型,甚至是「Π」型的多元能力。 但是大部分人是沒有這種能力、也不需要的。 因為科學已經證實,把自己擅長的那一件事做好就好了,多工並不會增加效率,卻反而會降低品質。

 

再來看看芬蘭的新課綱,它並不是所謂的多元學習; 原來就有的傳統科目例如語文、數學、社會、自然...等仍然保留著沒有動到,它的重點是新增了「整合性學習」的專題討論課程,利用專題討論的機會,試圖讓學生學習整合在傳統科目所學到的歷史、地理、科學、法律常識...等知識,並配合時事,且能進一步實際演練小組合作分工、資料蒐集、閱讀、思考、分析、整合、表達...等能力。       ( 例如 : 英國脫歐對芬蘭產業發展的影、自由貿易協定對台灣鳳梨外銷的影響 )

 

或許這也正是我們需要的教育方式呢!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