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共產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171024日順利落幕,為中國大陸未來30年的發展畫出了宏偉的藍圖,也為習近平總書記確立了更堅定的領導地位。然而在偉大的中國夢裡,收回台灣這塊土地雖然不是眼前最急迫的事,但卻是最核心的民族利益,因此,如何能漂亮地達成兩岸統一的最終目標,將是能否成就國家偉大最重要的一步。

 

以目前的局勢來看,台灣裡面的一小撮台獨份子想獨立是已經完全不可能了,以後更是絕無可能,因為即使現在蔡英文當選總統、民進黨在立院占多數、大部分縣市均由民進黨執政,都完全沒有任何法理台獨的想法、準備、及作為,因此已經為台獨畫下句點,凸顯出台獨只剩下選舉時騙票的口號了。

 

既然台灣固守中華民國,而大陸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其實問題已經不大,只剩下如何選擇最佳解決方案與技巧的問題,而這也正考驗著這個偉大而古老民族的智慧,全世界也正睜大眼睛在看熱鬧,可別讓人看笑話了。

 

話說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國民黨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民國初期,國民黨在國家百廢待舉、內憂外患之下艱苦經營國家,毛澤東、周恩來等眾多中國共產黨創黨元老同樣系出國民黨。最後,共產黨與國民黨對於國家發展的路線意見南轅北轍,終致爆發內戰。

 

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來看,把國共之爭看作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下進行的「政黨之爭」,兩黨在爭取國家的執政權,就如同民進黨與國民黨在台灣爭取執政權,那麼問題就更清楚而單純了。差別在於,台灣的現代政黨之爭比較文明,而早年的國共之爭比較血腥。對於70年前的爭鬥比較不文明,大家應該也就不會太苛責了。

 

毛澤東取得政權之後,志得意滿意氣風發地改了國旗與國號,但是立刻就後悔了,因為改國旗國號是思慮不周、完全沒有必要的。而自從共產黨執政之後,所一直標榜的是「建政」,而不是「建國」,這意謂著在潛意識裡對於是否叫做「建國」仍有一絲猶豫與不安。如果是改朝換代秦朝之後的漢朝絕對不會自稱為「秦"人民"」朝。

 

為了理直氣壯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必須名正言順開大門走大路,如果中國共產黨能再多想一步,把問題想透徹,19111949 的法理正統接上去,是接續國民黨執政,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回「中華民國」,改國旗為陸皓東先生所設計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並尊稱孫中山先生為國父,順理成章繼承中華民族5千年來的正統,這才是中華民族這一代人成就偉大國家、完成中國夢最重要的一步。

 

當然,這樣的作法雖然至為正確,但是觀念的轉變在中國大陸內部仍需要時間去消化吸收與溝通,才能慢慢想通而對於台灣人民而言,經過習進平主席加強兩岸經濟文化的交流,及給予國民待遇的深化相互認識理解,進而逐漸產生認同感,同樣需要時間,而統一的中國稱為「中華民國」,也能降低台灣人民的抵抗心理因此,對兩岸而言都需要時間去思考消化,才能逐漸接受在中華民國的名稱下達成統一的最佳方案。

 

在國家統一之前台灣可以先成為高度自治區,作為過渡階段,也符合習近平說尊重現有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的宣示,並全面進行深度交流,以利促成最後的統一。

 

19大裡提出實現中國夢的這些偉大建設與孫中山先生的建國大綱、建國方略、實業計畫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正是實踐了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建國計畫,逐步完成國富民強、立足國際、領導世界的最終目標。

 

回復為中華民國順帶能得到的小紅利是,台灣也同屬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因此將徹底剷除借殼中華民國而實施台獨的可能性。

 

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是中華民國,而聯合國憲章第23仍明訂中華民國是五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中國大陸十一國慶在天安門廣場也懸掛了孫中山先生的巨幅畫像,說明了中國大陸正積極收編中華民國的元素,而這也正是民進黨蔡政府亟欲丟掉的東西。中國大陸完全不必扭扭捏捏,可以毫無懸念地尊稱孫中山先生為國父。

 

國家國名有冠上「人民」兩字的,通常是共產主義國家,而共產主義並不是中國5千年歷史文化所原生的,是外來的,也與中國5千年正統的傳統哲學思想文化有相當大的差距。而共產主義在中國大陸實驗了70年之後,也被非常睿智的中國人修正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至今更培養出相當多的世界級大企業,資本市場的運作不輸歐美國家。所以也該到了「人民」2字可以退場的時候了

 

若考慮尊重歷史的傳承與尊崇創黨元老的功勳,「中國共產黨」的黨名仍可以持續使用;若考慮時代的進步、現實的狀況、及國家未來的發展,與時俱進改為「中國社會黨」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五星旗可以成為黨旗,101日可以成為建政紀念日,西元的年號更應該直接改用民國。堂堂5千年歷史文化的世界第一大國中國,必須擁有自己的年號,基督教既不是中國的國教、中國也不是西方的附屬,使用西元年號顯現出自身歷史文化的膚淺,是極為不當的。

 

至此,中華民國將繼承中華民族5千年的法理正統,實現國家統一的目標,名正言順坐上世界第一強國的寶座,領導全球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