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主流經濟學都把消費者當成經濟理論中的理性人」,他們都跟經濟學家一樣,聰明的不得了,而且意志力超強,吃東西有節制,還會乖乖存錢。

 

問題是,這種人根本不存在,因為做起來太痛苦,我們很難存夠錢養老,也很難抗拒美食的誘惑,絕大多數的我們只是「普通人」。 所以主流經濟學一直沒辦法準確地預測社會經濟的發展。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因為研究人類「非理性行為」和經濟之間的關係,獲得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擅長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人們的不理性行為,挑戰主流經濟學的「理性經濟人」假設。

 

這位「行為經濟學之父」認為,真實的人類會衝動,缺乏自制力,容易犯錯,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以真實人類為主體的經濟模型,才能幫助個人、企業和政府做出更好的決定。

 

卡內基美隆大學的經濟學家羅文斯坦也曾提出「冷熱情緒溫差」理論,大意是說,人們有兩種情緒狀態。 例如,當我在早上想著晚餐要吃什麼,因為我並不餓,所以我會想,吃魚和沙拉就好,這時的我處在冷的狀態; 但是到晚上,我會很想吃大餐,於是點了肋排和義大利麵,這時的我就是處於熱的狀態。 人們往往高估了自己在衝動狀態下的自制力。

 

行為經濟學在很多領域都大有潛力。例如,氣候變遷跟人們的行為有關,如果你告訴民眾,他們的用電量比鄰居還多,往往可以誘導民眾改變用電行為,減少耗電。 肥胖問題、醫療健保成本問題也都跟行為有關。

 

未來,所有經濟學都將會是「行為經濟學」。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