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觀光資源投入不夠。 觀光局隸屬交通部,層級不夠高,協調整合力與資源都有限。雖然行政院層級有設置「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但預算編列和幕僚作業仍然由觀光局負責。 政府觀光預算也只佔政府總預算的1.7%。

二、管理多頭馬車,上位政策不明確。 以山域管理為例,玉山、雪霸等國家公園是內政部營建署管,國家森林遊樂區是農委會林務局管,阿里山就有觀光局、林務局兩個主管機關。 辦理入山證要找內政部警政署,體育署負責山域嚮導資格檢定,武陵、福壽山等高山農場又是退輔會的管轄範圍,國際宣傳推廣是交通部觀光局的業務。 這導致台灣的登山管理對登山客來說,極不友善。

 

★墾丁是這樣崩壞的

東西貴不是不對,但是品質也要提升,現在是把夜市貨拿出來,賣百貨公司的價格。 價格顯然不是主要考量,而是讓消費者感覺物超所值、滿足需求的「特色」,關鍵是要能展現出與人不同的濃厚藝術文化,並營造出在地風情,讓踏上這塊土地的人都能享受到悠閒與在地氣氛。

賣的東西跟全台所有其他地方類似,物價也和台北差不多,甚至「大概貴個五元左右」。 風景區不但物價不能貴,甚至更應該便宜一點,觀光客才願意在當地消費,否則觀光客不願當冤大頭被宰,就會自備食物與用品而減少消費。

2014年時屏東縣的旅館房價僅次於台北市和新竹縣,到2017年雖然宜蘭縣後來居上,但屏東仍高居第四名。民宿的價格更勝旅館,2015年時屏東縣民宿為2800多元,遠高於全台平均2300多元。

大量湧入的人潮,讓天然美景漸形失色。污水繞過沙灘往海裡流,沙灘愈來愈小,墾丁成為黑水溝。 黑水溝旁是垃圾、周邊沈積厚厚的綠藻,這就是我們的國家公園!

墾丁「假房東」充斥,馬路明明是公家的,竟有人去收租金。 最大的問題是地方勢力囂張,公權力不彰。 馬路遭各方勢力「圈地」,連警察都睜隻眼、閉隻眼。

要拓展國外觀光客,從語言到設備都要跟上需求,但是到底要保育,還是要觀光?國家都要有上位政策,不能一方面要保護,一方面又要推廣觀光。 觀光和保育可以相輔相成,但也要各自扮演立場,觀光不能破壞資源。

現代的旅遊已經進入「慢」時代,民間如何共同營造讓人享受緩慢的氣氛,或許才是墾丁的魅力所在。

 

★失去靈魂的九份

九份沒有一絲一毫的人情味存在,整條九份老街,都充斥著商店街店員肅殺的氣氛。 九份是台灣代表性的觀光景點,但相關資源卻又落後,完全不夠。其中交通問題尤其嚴重,通往九份的山路狹窄,只要大型巴士會車,就會立即堵塞交通。停車場數量也不夠。

從斜陽西下至入夜時分的景色可說是九份的一絕,而黎明時的九份襯著朝露,又是另一幅夢幻而寂靜的風景。 然而,曾幾何時「半日觀光」卻成為九份的標準行程,無法讓觀光客體驗夜晚的九份魅力。 絕大多數人都在水洩不通的商店街死命行走,最後耗盡力氣。

同樣曾是盛極一時的金礦山,九份隔壁的「金瓜石」卻是完全不同的狀況。金瓜石有「黃金博物園區」,遊客能實際走入一小段坑道,或是親身體驗淘金,深刻認識金瓜石曾為金山。

九份的重生必須整頓能收容足夠旅客的住宿設施;打造九份身為台灣金礦山,顯現繁榮時期的品牌價值,解決停車空間問題,讓在地人以歷史文化的養份打造文創產品,建立在地限定的特色商業模式,以活絡在地經濟與就業,建設能傳授九份歷史的九份博物館。

 

★台灣登山六大難關

難關1:申請不友善。 台灣登山申請過於複雜,英文介面對外國人不友善,資訊難以搜尋。

難關2:交通不便利。 往返各登山口的交通是一大考驗。 到任何地點一定要能找得到大眾運輸,班次也很準確。

難關3:山屋設施簡陋。 一早醒來,非洲吉力馬扎羅山都可以有服務人員詢問,要喝咖啡還是茶?四人一房的山屋還有軟墊。 國外山屋提供熱食小點,甚至有乾燥室。 台灣山屋不但品質不佳,數量也不夠。 高山運補、廢棄物清除,必須改為運用直升機。

難關4:服務跟不上。 台灣要從避難式山屋轉向服務型山屋。 強制規定雇用嚮導,能保障當地人的工作機會。

難關5:政府山頭林立。 各主管機關多半只能在自己的山頭各行其是,並且多以限制方式,規範入山活動。

難關6:民眾教育不足。 法規是一個問題,民眾的登山教育也是問題。 路邊隨處可見垃圾。 登山客沒做好準備,逞強上山出狀況還浪費國家資源搜救。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