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川普之賜,「美國製造」方興未艾。全球正在上演供應鏈、甚至是生態圈的遷移大戲。

 

台大管理學院院長郭瑞祥指出,未來將是一個供應鏈生態圈決勝負的時代,供應鏈縮短是全球趨勢,因為競爭激烈了,只算標準成本已經不夠了。

 

從前只看勞工成本,忽略了總成本,比方運輸和供應鏈太長,需要很多庫存的成本等等,這會讓總成本的計算至少產生20%至30%的誤差,這已經成為一道新的數學題。

 

現在有一個免費的線上總成本計算工具(Total Cost Ownership Estimator),將供應鏈風險等六大項共29小項變動成本,讓廠商自選產地、成本變動項目和自訂權重,比較在美國以外的地方生產,與在美國生產的總成本到底差多少。

 

這六大項成本分別是:一、「產品成本」;二、到岸價格、包裝等「產品銷售成本」;三、運輸、庫存、因品質不符或規格不對而重製、差旅等「其他剛性成本」;四、緊急空運、天災人禍導致供應鏈中斷、品質控管不易等「供應鏈風險成本」;五、研發銷售與生產分離導致創新與客製化不易等「策略成本」,以及六、「綠色成本」。

 

這是標準成本和整個供應鏈總成本之間的差別,短鏈是趨勢,個性化時代,比拚的是供應快速適應用戶需求變化的能力,如果你不能精確預測,起碼要能快速回應,供應鏈太長就根本不可能。靠近客戶,可以靈活地回應客戶的需求。

 

另外,像租稅優惠這些事情,是會造成很大不同的。很多國家在快速工業化的過程,動用上百億美元建工業園區、給企業水電燃料費補助,這些措施的確實會非常顯著、非常大幅度地改變企業的決策。

 

從中國搬回美國的公司The Packaging Team總裁布蘭戴爾(Bruce Brandel)說,別說什麼愛不愛國之類的話,我的看法是,做生意只看一樣東西,不是驕傲、尊嚴,是錢。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把自己塑造成「愛用國貨大本營」,2014年成立「美國製造創新基金」,優先選擇國產品,並提供獎金及訂單鼓勵願意把產線搬回美國的廠商。每年沃爾瑪還舉辦比賽,大張旗鼓地表揚表現傑出的廠商,並在店面陳列、宣傳上和購物優惠上促銷這些「國貨」,在消費者之間帶動以購買國貨為榮、為時尚的風潮。因為「沃爾瑪倡議」(Walmart’s Pledge)把產線搬回美國的業者多達兩百多家。

 

個性化、快時尚的需求,小量快速客製化,在地智慧製造絕對是趨勢。大國製造業回流,台灣就該扮演讓他們裝上輪子的角色。

 

中國大陸這幾年工資年年剛性大漲,不少包括台商在內的廠商,抵不住人力成本急劇上升和政策不再友善而關門歇業,還有更多試圖轉型升級卻沒有成功。

 

大陸太早讓低技術卻創造大量工作機會的行業退場是錯誤的。很多地方將傳統產業視為落後產業,欲除之而後快。事實上,中國大陸在全球產業鏈所處的位置,仍位於下端,人均收入也低,仍需要傳統產業帶動廣大內陸地區人民脫貧。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在中國的佔比只有10%,儘管潛力巨大,但是從潛力到現實,仍是未知數

 

製造業的世紀大遷徙,卻讓台灣面臨被廠商跳過的危機。 台灣廠商必須靠技術把台灣留在供應鏈。 不少台灣廠商只找有成本效益的區域移動,中國崛起其實是讓我們多活了幾十年,但也讓我們錯過了升級的時機。

 

台灣必須自問,除了成本你還剩什麼?台灣要抓住三件事才能確保自己能夠留在或打進短鏈生態圈:一、法規;二、貼近市場、貼近聚落;三、靠技術勝出,不能再拚成本效益,除非是從智慧生產的角度。

 

台灣CEO調查顯示,複選投資美國的原因,排名前四的「貼近市場」、「客戶要求」和「減稅及租稅優惠」及「川普招商」。 而沒有到美國投資計劃的廠商,原因則是以沒有供應鏈和客戶不在美國居多。

 

美國製造帶動了併購潮,除了直接設廠,台灣廠商可以趁歐美還有許多運氣差的好公司,或非集團核心業務,被切出來廉價出售的公司,大膽購併,跨出台灣,晉升跨國企業。

 

要維持競爭力,必須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回應客戶的速度更快。 現在在談的很多製造新科技都很重要,但每個地區接受新科技的速度差別很大,亞洲很快,歐洲很慢。 適應和接受新科技會為競爭力帶來很大的提升,必須要掌握機先。 中國大陸和亞洲成長很快,台灣中小企業應該重新思考佈局,該善用地理優勢,抓住這塊市場。

 

未來的製造業情境是:因為多樣少量,不再需要集中一地的大規模生產;眾多小批量訂單必須高度客製化,生產據點像部落般分散在各主要市場附近。 台灣應該以技術與聚落,扮演為全球製造業裝上輪子的角色,沒台灣,再厲害的車子也跑不了。

 

產值排名全球第三的半導體、市佔率第一的工業電腦和產值全球第七的工具機等生產設備,這些產業皆靠技術和供應鏈完整形成聚落勝出,讓台灣即便遠在太平洋的這一端,也能夠是短鏈裡必不可少的一環。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