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建立的本土電子上下游與周邊產業,取代原先的進口需求,形成紅色供應鏈,並向海外發展,搶食全球市場大餅。 首當其衝受到最大威脅的正是台灣的電子業。
而紅色資本市場的概念,衍生自紅色供應鏈。 紅色資本市場是說,如果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能夠給予上市公司較高的評價(例如,較高的本益比或較高的產業認同度),則上市公司就更容易籌資。
最近這一段時間,到大陸上市,成了台商面對陸企競爭的求生手段。 因為若能在資本市場籌到更多的資金,就能更快速的擴大規模,取得有利的競爭地位。 前一陣子發生血淋淋的例子, 技術領先全球的台灣資深公司,因為在台灣籌資不順,忍痛被大陸資淺的公司鯨吞併購,只因為對方錢多到能把你砸死。
當紅色資本市場逐漸形成,台股的吸引力明顯下降
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股市重啟新股上市(IPO)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 台商集團把在大陸營運的部份,切割出去,尋求在大陸掛牌或上市。再加上大陸股市對上市公司有較高的評價,台商集團在大陸上市自然比較有利於籌資與發展,以對抗大陸本土企業。
再者,在大陸上市亦可增加公司或品牌價值、吸引人才,有利於開拓大陸市場。因此,逐漸出現紅色資本市場稀釋台灣股市吸引力的現象,台股魅力大失! 近年來台股成交量大幅地衰退,即使接近萬點都一樣沒啥起色,幾乎只是以前的窒息量,大家證交稅、證所稅還吵了半天,看來元凶應該是紅色資本市場。
台商集團在大陸打內需市場,常常遇到大陸企業利用上市來籌募大量資金藉以擴廠,幾年下來所擴充的規模,就遠遠超過台資廠。如果台商不在大陸上市,這些上市的陸企在取得豐厚的資金後,可以大挖台商人才,台商只能遠遠被拋在後面。為了避免被淘汰,尋求在大陸上市成為台商的重點。
最明顯的案例是鼎捷軟件。為了建立品牌、發展大陸市場,而與神州數碼合資,因此選擇在台灣下市、到大陸上市。近來也有台灣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在大陸上市,例如精誠資訊旗下的四方精創,今年五月於深圳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日月光轉投資的環旭電子在上海交易所掛牌。
未來打算赴大陸上市的案件也時有所聞。榮成紙業將以旗下大陸昆山子公司,申請在大陸新三板掛牌;而台驊投控亦表示,子公司耀驊預計明年在大陸新三板掛牌。
當然,七月大陸股市暴跌,因而暫停新公司上市,這對於紅色資本市場的形成有負面影響。而紅色資本市場的要件是,大陸股市逐漸採取註冊制與開放新上市申請,而且能夠維持高的本益比。
從公司個體觀之,台商集團選擇可籌措充沛、低廉成本的股市上市,有利於增強競爭力與價值展現。 但是,一旦紅色資本市場形成,從總體而言,台灣股票市場的吸引力將明顯下降,這不僅影響資本市場,更非常不利台灣未來的長期發展。
現代的戰爭已經不是機艦槍砲之戰,而是經濟之戰,而人才、技術、資本正是子彈,台灣的子彈又在哪裡? 台灣的子彈正在快速流失之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