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是門科學——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不該靠直覺或臆測。許多人身上都有一張待辦事項清單,卻從沒認真想過,這些事情應該在什麼時候做,效果最好。

 

研究顯示,人們每天都會經歷高峰、低谷和反彈三個階段:高峰期應該做分析工作,低谷期應該做行政工作,而反彈期則適合做創意發想。

 

我們天天都要決定「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何時運動、何時休息... 通常,許多人會靠直覺和臆測,隨性地決定做這些事情的時機,因為我們總以為,時機的掌握是一門「藝術」。研究後發現,掌握時機,其實更是一門「科學」。

 

從經濟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認知學、內分泌學,到時間生物學等,來自許多不同領域的大量相關研究,提供了有系統、經過實證的線索,幫助我們更聰明地找到做事的最佳時間點。

 

每天的三個階段

 

總共蒐集了84個國家、240萬個推特用戶在2年內發出的5億則推文,用軟體分析每則文字的情緒,再比對這些推文發出的時間。結果發現,這些用戶的情緒常會在一天內,出現高峰、低谷和反彈三種變化——上午的情緒比較正面,下午開始變差,但到了晚上又再度變好。

 

研究結果發現,下午舉行的電話會議,談話「比較消極、容易發怒且針鋒相對……,常導致企業股票出現短暫的錯誤定價。因此,與投資人的溝通,以及其他重要的管理決策和協商,都應該在白天更早的時候進行。

 

哈佛商學院分析了兩百萬份丹麥學生的標準測驗結果,並將分數與學生們的考試時間做比對。發現,在下午參加考試的學生,分數明顯低於上午參加考試的人。

 

千萬別在下午去醫院動手術,因為研究發現,下午3點鐘開始的手術,過程中發生麻醉失誤等負面事故的可能性,比早上8點鐘開始的手術,高出3倍。還有,下午做結腸鏡檢查,找到的瘜肉數量,可能比上午檢查少一半。

 

我們常常很在意要做什麼(what)、如何做(how)或跟誰做(who),但是對於在什麼時候做(when),許多人往往沒有意識到,一天中不同的時間點,對於自己的工作表現有多大影響。

 

科學家根據每個人的生理時鐘類型,歸納出幾種人:約有15%的人是早睡早起的「雲雀」;20%的人是晚睡晚起的「夜貓子」;大部份的人則介於這兩者中間,我稱之為「第三鳥」。

 

高峰階段,應該做分析的工作,也就是需要埋頭苦幹、高度專注力和敏銳性的事情。

 

到了低谷階段,由於專注力和敏銳度都大幅下滑,該做的是一些不用花太多心思處理的行政工作,例如,回覆郵件、填寫報銷單據等。

 

最後是反彈階段,對多數人來說,這個階段常常出現在傍晚以後。此時,我們的情緒好轉,心態會更加開放;另方面,我們的敏銳專注度下滑,有助於聯想,這樣的狀態其實很適合進行創造性的活動,例如腦力激盪,擁抱各種稀奇古怪想法。也可以說,這個階段最好用來做需要概念思考和創意的洞見(insight)發想。

 

有效休息的三個祕訣

 

過去我們常認為,天天熬夜加班的人很了不起,但愈來愈多研究告訴我們,那些人根本不是英雄,而是笨蛋。研究顯示,我們不僅要多休息,還應該選擇特定的休息方式。

 

第一,短暫的休息有助於保持專注力,例如下課10分鐘。

 

第二,社交性的休息(social breaks),例如跟同事聊聊天,恢復的效果會比獨自休息更好。

 

第三,我們需要「徹底脫離」的休息,不要邊休息邊看郵件或跟人討論工作,把手機暫時放一邊吧。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