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7251979-195596271_n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提出,長久以來被企業奉為圭臬的「持久競爭優勢」已經不可能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瞬時優勢」的概念。 意即,長久的競爭優勢已不再,企業必須隨時創造短暫的優勢,以求生存。

 

持久競爭優勢的理論認為,企業應該要創造出難以被取代的產業優勢,藉此擴大市佔率,取得經濟規模優勢,提高市場競爭障礙來防堵對手。只要持續保持這個競爭優勢,就能長時間持盈保泰,穩居領先地位。

 

但隨著市場變化日益加速,產業界線日益模糊,科技演進日益躍進,麥奎斯認為企業不能再繼續依賴持久優勢,耽溺在安穩的舒適圈,只會讓自己最終陷入困境,甚至導致滅亡的危機。諾基亞和柯達,正是曾經長期呼風喚雨的產業龍頭,但最後卻慘遭破產或被併購命運的典型案例。

 

企業要像變形蟲組織一樣,具備快速變動的靈活度,一旦嗅到市場變化的初步跡象,就要準備好「斷尾求生」,割捨原有的優勢,快速變形積極創造另一個優勢。

 

變革與創新將是企業經營的重點,企業的策略必須因應不斷變化的世界,不斷改造自己,才能不斷創造出新的優勢,引領趨勢的浪頭,而不是淹沒滅頂。在變動很大的競爭環境中,改變並不危險,穩定才是最危險的狀態

 

企業必須掌握瞬時優勢,找到一個瞬時優勢後,加以擴張,善加利用然而市場隨時可能改變、競爭對手會出現、科技會快速演變,原先的優勢就會消失。因為優勢無法持久,所以企業必須不斷創新,跟著優勢的演變發展,創造出一波接一波的優勢

 

在這種「波段式」的競爭優勢模式中,每個優勢各自處在不同的生命週期。從創新階段開始,你要找到有洞見的新思惟,然後是擴張階段,如何將其擴大善用,接著是收割階段。但是情勢可能很快變化,一旦優勢被侵蝕了,你必須割捨,將資源從舊的優勢中抽出,投資在新的優勢上。

 

所以,企業現在要想的不是像以前一樣,只是創造出一個可以持久的優勢而已,例如提高市場進入障礙而是要有許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做法,希望能夠讓企業乘著一波又一波的瞬時優勢引領市場,長時間維持競爭力。

 

因此企業應該要用「競技場」(arena)的概念,而非用傳統產業來分析競爭,因為競爭有時來自產業之外。

 

諾基亞 (NOKIA) 的問題在於組織架構,而不是在技術研發或投資等方面。因為諾基亞擁有在智慧型手機競爭中所需要的所有科技。

 

改變組織很困難,尤其是牽涉到資源配置的時候更難。因此企業必須有一個獨立的控制委員會,局外人,來負責配置資源  如果讓掌握權力的事業部門主管掌握資源,他們會把這些資源用在自己的事業上面。

 

如果用投資組合方式(portfolio)」這個觀點來看公司是很不錯的。我們應該把公司視為是不同投資項目的組合,經營者必須對於這個投資組合有深入的洞見,哪個項目會提升投資價值、哪個項目會減損投資價值、成長會來自哪個領域等等。

 

領導人在這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領導人致力推動改變,變革永遠不會發生。在瞬時優勢中,企業需要坦率的領導人,他們必須能接納新知,致力讓組織不要僵化。

 

現代企業已經是「任務導向型的組織,員工參與一項專案,一旦這個專案結束後,他們就會離開,去參與另外一個新的專案,甚至離開公司。也就是說,競爭優勢其實是在個人身上,跟著個人走,而不是在部門、企業身上。

 

因此企業面臨很大的人力資源挑戰,企業必須擁有一些人才是屬於公司的「祕密醬汁」,這些人會是公司文化的一部份,他們可能會為這個組織效命很長一段時間。

 

但企業也需要用一些有專長的人,來解決在某個時間點所面臨的某項挑戰,但這些人可能會、也可能不會留在公司內很久。

 

人力資源在未來將會是個愈來愈重要的部門。企業必須學習用不同方式來管理人力資源。例如,企業在解雇員工時,不能像以前一樣把他們掃地出門。     現在企業更重要的是保持與員工之間的網絡關係。

 

現在有些地方提供育成中心(incubator)的服務,企業可以送一組   4~6 個人的團隊到育成中心,進行12個星期的研究,針對概念做很多嘗試。例如進行使用者訪談、互動、做不同產品原型等,研究期間終了時,他們要做出「好」或「不好」,「投資」或「不投資」的結論。這樣的做法,企業可以真正讓員工接觸到新環境中最主要的變化,讓他們能夠思考如何將這種變化轉成機會甚至成為企業的下一個瞬時優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凱文 的頭像
    凱文

    凱文的異想世界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