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技術更新的腳步越來越快,大學的科系名稱與教學內容也開始跟著流行走,希望也能搶在時代的尖端。 然而當大學所傳授的知識過度靈敏變動,努力跟上潮流的結果,可能讓學生喪失了基礎知識的訓練。
大學作為後發後至的單位,發展比企業慢好幾年,學士班一窩蜂跟著趨勢引進課程,等到未來產業熱度降低,現在培育的特定領域人才卻可能已無處可去。
因此,如果大學不該為特定企業培訓人才,又不能配合趨勢太靈敏地大幅度變動課程內容,大學應該要提供什麼教育? 重點仍是博雅與基礎知識。
現在高教流行PBL(問題導向學習),學生能瞄準業界出的問題一路試錯和學習知識,是很實務的學習方法。 但這種學法可能漏掉的,正是基礎知識。
強調博雅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對人文社會有更多關懷,能夠優遊於不同領域,擁抱更有深度與樂趣的生活;強調基礎知識,是因為這是重要的打底工作,許多看似無用的觀念都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揮作用。
★
35國聯手,正在南法薰衣草山谷造一顆人工太陽,一次解決氣候與能源危機。 在普羅旺斯郊外矗立了佔地相當於18座台北大巨蛋、被戲稱為「行星」的ITER(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這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科學合作項目。 4000多位工作人員來自35國。
外觀像個甜甜圈,爐子外層纏繞著一圈圈的超導磁鐵,透過線圈電流產生磁場,而在真空的內部,則是將氘與氚加熱到太陽核心溫度的10倍:攝氏1.5億度,讓氣體變成果凍狀電漿、原子核互相吸引融合,釋放出中子、產生巨大能量,高溫再推動蒸氣渦輪發電。
ITER預計將於2025年展開首次電漿測試、2035年進行氘氚融合,也就是核融合實驗,目標是讓反應至少維持運作400秒,產出比輸入能量至少高10倍,才能證明技術具有發電效益。
這是人類所知能量密度最高的發電方式,1公克的氚可產生的能量,相當於8噸的原油。 1年燃燒1萬噸煤炭產生的電,如果改用核融合,1年所需燃料只有1顆鳳梨大。 而且核融合反應的產物,半衰期只有12年,因此不像目前的核廢料,要苦尋長期儲存地點。
★
看新聞的人越來越像稀有動物,新聞厭食的大背景是:當代人類注意力被過度開發,像是被濫墾濫伐的土壤,有時需要休養生息。 小背景則是:數量爆炸的新聞媒體加入這場亂鬥,流量焦慮促使工作者慌不擇路,有時適得其反。
新聞讀者需要一點信仰,一種可能性。 負面新聞只會讓人沮喪抑鬱,選擇逃避。 新聞也必須能讓讀者將憤怒轉化為行動,將挫折轉化為創造,這種參與感,對民主社會尤其不可或缺。 而報導過程中,也應該讓讀者感覺被尊重、感受自我價值,例如聆聽讀者意見,邀請公眾參與,增加溝通渠道。
尤其應避免誇大負面新聞的重要性,而是加入希望感與啟發性的權重,讓讀者既可獲取重要新聞,又不會被負面情緒淹沒。 這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年代,人類更有獲取正確資訊、理解避險管道的權利與需求。
★
大家以為習近平會追隨他父親改革派要角的步伐,持續執行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政策。 然而習近平上任至今,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道路。 習近平不是改革者,而是復興者,他要復興共產黨與中國的榮光。
★
中美貿易戰2018年開打,為越南帶來新機會。 2019年美國進口貨物中,價值310億美元的商品是從中國轉向其他亞洲國家生產,其中一半是越南製。 但是若越南想達成富強的目標,須投資人才與基礎建設,才能往供應鏈上游移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