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VS  新加坡

 

過去二、三十年,香港的確因身為中國經濟對外的門戶,從兩地人流、物流、金流逐漸融合中,獲得了龐大的經濟利益。 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貿易、地產、金融、旅遊、零售等香港五大支柱產業。

 

但與中國經濟融合的優勢,現在反而變成香港經濟的風險,首先是轉口貿易收入減少。 隨著中國市場愈來愈開放,外商逐漸繞過香港,直接和中國大陸進行交易。 香港港口貨櫃裝卸量從十年前的全球第一,滑落到現在第五,被上海、深圳,甚至寧波超越。

 

過去15年,新加坡把香港甩開一大截,人均GDP高過香港近50%。 根本原因在於,除了金融與服務業,新加坡還有很強的、面向全球市場的高科技和石化產業,政府也不斷積極發展新經濟。 香港在需要轉型發展高科技的年代,沒有像新加坡那樣,在政府引導下,整體投入並向著新經濟轉型。

 

新加坡與香港走上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當然很大一個原因是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的必然。 新加坡早在1960年代,被趕出馬來西亞聯邦獨立之後,就必須自力更生,透過不斷尋找新的經濟成長來源,和發展連接全球市場的網絡,鞏固自己的生存。 香港則是自始至今,都依靠著「殖民母國」與「祖國」。

 

香港和新加坡一樣,從來都是個外向依賴型城市經濟,也需要多元的對外連接網絡,只是近二十年,香港愈來愈偏重中國大陸。 香港似乎正在不知不覺地忘記發展自己的國際能力。

 

 

 

 

 

 

 

 

 

                                                                                                              619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