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過去,台灣學生只會填寫老師給的答案卷,一遍一遍演算數學題目到滾瓜爛熟,在格子裡跳圈圈跳到最好。但擺在眼前的未來,卻是張白紙,需要自己挖掘問題、定義問題、解決問題。這方面台灣的教育與研究和產業嚴重脫節

我們應學習與「未知」相處,脫離追求標準答案的桎梏與漩渦、脫離內向的「從眾」習慣,讓我們能勇於和別人不一樣。   學校應教導學生認識自我顛覆自我、超越自我,創造價值,迎戰混沌未知。

2、打破系所高牆

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打破系所間的高牆與專業的傲慢,除了基本的系所之外,另建立數個跨領域的專題研究「學院」,學生可組成研發團隊就專題進行研究。

團隊以大學部高年級學生及碩士博士生跨領域組成,但可例外接受大學低年級或優秀高國中生成員加入。原則上必須先專業(I),再跨界(T型、П)每一領域最多不得超過2人,如包含機構、電機、資訊、設計、管理、心理、市場行銷、實作、或其他必要領域等人才,以研究專題為主,設計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符合人性、具市場性之產品原型。目前台灣流行的學程打不破系所思惟,難以真正合作。

大學教師不需限定有博士學位者,只要在專業領域有傑出表現者均可聘任授課。學生甚至可以設計自己的主修,在符合教育法規授予學位的必要條件之下,學生可以自行設計主修課程,再交由相關系所認可,只要課程能挑戰和激發學生的能力,並跟未來趨勢結合,都可能被接受。

學校有專案經費只撥給跨領域合作的團隊,以鼓勵師資與學生組成專案團隊。而為了確保團隊符合跨領域條件,團隊需事先提出成員名單經委員會審查通過。

為了因應產業快速的變化與市場客製化的需求,團隊須擁有「做得快、看得深」的關鍵能力,能手腦並用快速產製產品原型。不要讓完美毀了美好

團隊必須擁有「設計思考」與「同理心」,甚至加入人文思考,以使用者的角度,思考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其中一個學院必須是迷你MBA,是為了培養未來領導人,而不是企管顧問。課程內容應該包含觀察力與遠見人文素質、品德涵養、領導風格的培育,並跨及完整的企業經營,從策略規劃到解雇員工等事項之工具與方法,並增加寒暑假進入規模200人以內新創公司實習的課程直接與CEO共事。

每位學生都必須輪流當Leader,學習「領導」、及「被領導」。

3關於創業

創意是想法、創新是實踐、創業是獲利

學校設置創意牆,學生、團隊、老師、甚至產業都能提出問題、或是進行創意比賽,任何人都可以在牆上提出創意或解方,成為腦力激盪馬拉松。   讓學生擁抱真實戰場、鼓勵嘗試錯誤、檢驗創意、累積成功的本錢。

越努力就會越幸運不只是成立公司,要開始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創業精神。史丹佛最年輕的「老師」,29歲的史丹佛輟學生奧特曼返校開設創業課程,堂堂爆滿,2012年他的新創公司以4340萬元美金售出。他給年輕人3個建議:不要為創業而創業、創業並不容易、滿足消費者最重要

4關於失敗

創新教育就是失敗教育越早失敗、成本越低。

教育和文化對失敗要有更多的寬容。我們的教育教出來的學生都是害怕失敗,而且只差一分一毫,敗就敗了,這樣的制度讓學生沒有勇氣做不一樣的事,因為風險太大。

任何殺不死我們的東西,都會讓我們變得更強悍。

5結論

台灣談產學卻多停留在人力供應的建教合作以及學生取得證照數,課程不斷增加,創業的人卻沒有明顯成長,顯然知識和行動有很大的差距更擔心的是,只在依樣畫葫蘆,模仿別人學創意

台灣缺乏完整創新體系,加上創投能量不足,很難吸引到優秀人才,會讓科技產業面臨困境。不久前,波士頓顧問集團(BCG)發表「台灣企業創新趨勢分析報告」,台灣創新不足不在於產品,而是缺乏對人性的理解

但對客戶的理解能力,不是台灣的強項,因此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會面臨非常大的挑戰。這需要對人的觀察和洞見,在過程中,尋找問題比提出解答還重要顯然這和台灣一直以來,在僵化的題目中,追求「標準答案」的教育模式,截然不同。

李安說:台灣什麼都有,卻什麼都不搶眼

為什麼? 因為台灣的創意不具系統性發展,因此不成氣候,沒有競爭力,所以無法建構商業模式。 讓台灣搶眼,關係著台灣的存亡,而這個重責大任,正落在我們身上,也決定了下一代及台灣未來的前途。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