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EQ,到EA

 

「情緒靈敏力」(Emotional AgilityEA是心理學家蘇珊.大衛(Susan David)所提出來的,EA已經成為管理學的新熱門字。

 

但什麼是情緒靈敏力?就是無論思考或感覺都能保持靈活察覺的能力,不是要你自我控制,或強迫自己正向思考,而是用心活在當下,採取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並且勇於做出改變。

 

憤怒、悲傷、憂煩……,有情緒是人的本能,誰沒有呢?情緒靈敏的人會以寬容和接納的態度面對各種情緒。一般人可以用4個步驟來提升情緒靈敏力:

 

一、坦然面對(找出模式);

二、跨出去(標示情緒);

三、聽從內心呼喚,依循你的價值觀(與情緒脫鉤);

四、向前走(做最好的自己)。

 

 

研究顯示,發呆、放空時,大腦其實繼續在運作,不但讓我們更有創造力,還能提升智商。

 

這個休息狀態的活化稱為「預設模式網路」(DMN),大腦一旦不須專注時,便會轉到DMN,好像電腦螢幕休眠,來省電一樣。但是大腦不是在休息,它是從外在的注意轉到內在的認知,DMN活化程度愈高的人,創造力測驗的分數愈高。

 

研究發現DMN連結得愈密,語言、流體智商、自我覺識、記憶、同理心、道德判斷和想像未來的能力愈強。神經發展學家更發現兒童DMN連接愈強,閱讀技巧和記憶力愈好,同理心和從別人觀點看事情的能力愈強,智力測驗分數也愈高。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大腦說,發呆是使人類有更好的明天,因為它促使創造力出現。

 

 

慢慢地思考急速地行動

 

 

甘地說,我不想把我家的窗戶四面八方都關上,我想讓世界各國的文化之風,都可以自然地在我家吹進吹出。不過,我不會讓自己的雙腳被這些外來的風給連根拔走。

 

 

我們每天要面對許多人,但是你知道人可以分成4種人格傾向」嗎? 從習慣的養成到人格特質的塑造,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面對「期待」。

 

這包括來自外部的期待(例如老闆交辦的事)和內在的期待(你想為自己做的事)。 根據人們對於各種期待的不同反應,可以歸納出四種人格傾向:

 

自律者Upholder):積極達成所有外部期待與自我期待;

質疑者Questioner):排拒外部期待,但實現對自己的期待;

盡責者Obliger):積極達成外部期待,但排拒或拖延對自己的期待;

叛逆者Rebel):排拒外部期待,也排拒對自己的期待。

 

認識這些傾向,可以幫你更了解自己和他人。 要如何與這四種傾向的人相處? 關鍵句分別是:這件事應該做、為什麼要做、你不做會給別人帶來麻煩、要怎麼做是你的自由。

 

 

大學法規範各校遴選委員會各自規定辦法,但遴選委員沒有被賦予全部責任,學校沒有將真正的責任交到遴選委員身上,除了委員會缺少問責機制,學校對遴選委員會選出來的結果,也不夠尊重。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問責制度,不知道問責的重要性,選完了就結束,但美國選校長,校長是直接對董事會負責,但台灣的大學校長,選出來,對誰負責?

 

美國的資格審查很徹底,甚至會花錢請候選人過去的秘書跟同事坐飛機來面談,以更為瞭解候選人。為了利益迴避,大學的副校長一定選不上所任職學校的校長,因為校內師生都是利益關係人。

 

遴選大學校長的重點在於治校理念、學術成就與當校長的領導能力

 

現行制度對外國優秀學者不公平,因為一旦公開投票,就變成公開的選舉跟纏鬥,一定會泛政治化,很難延攬到特別突出或年輕人選。

 

國外制度不管是選校長或院長,都是最高機密,不對外發布消息,由董事會交給遴選委員會決定,直到校長到任那天才會公布人選,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爭議。

 

什麼樣的遴選、續任制度與選舉文化,就會造就什麼樣的校長。什麼樣的校長就會有什麼樣的學校

 

 

 

2018117,全球投資銀行龍頭寶座換人做,摩根士丹利(大摩)的市值睽違12年,再度超越高盛。

 

上一次大摩超越高盛發生在2006年。但此次不同的是,這兩家華爾街投行正走上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

 

過去,華爾街神話是建立於賭注和逆勢而為上。 但金融海嘯後,穩定躍為顯學。財富管理提供可預測的報酬,而且不會吸收太多資金。 摩根士丹利的勝出顯示從交易轉向財富管理的業務模式,開始奏效。

 

金融海嘯後,大摩買下花旗的美邦(Smith Barney),轉型做財富管理,為集團挹注營收。 2012年,投行自營交易佔淨收益的三分之二,財富管理收入僅佔四分之一。 如今,財富管理收入已攀升至四成。

 

高盛在金融海嘯後沒什麼變化。高盛更加依賴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交易(FICC)。但去年第四季,高盛FICC收入銳減,去年全年的業績,甚至不到2009年的五分之一。

 

然而FICC業務會消耗較多資本,這會影響收益;其次,債券市場正慢慢走上電子化,導致銀行利潤萎縮。高盛也公開坦承,自身必須改變。

 

華爾街的權力結構生變,不再由交易員、避險基金主導,轉向經紀人、被動資產經理人、企業財務主管和富裕人士。投行還是能賺錢,只是遊戲規則已經不一樣了。

 

 

大型科技平台,特別是臉書、Google與亞馬遜等,開始引發公平競爭上的疑慮。 隨著科技巨頭規模愈來愈大,如何在馴服它們的同時,顧及消費者的既得利益,成為政府監管者的難題。

 

反壟斷單位應該仔細檢視併購案,判斷如此交易是否會去除潛在的長期威脅,即使收購目標當前的規模並不大。 例如阻止臉書收購Instagram 收購常常不是為了增加業務範圍而是為了消滅潛在敵人

 

我們也需要新的法案來管控資訊的交換和擁有權,並以賦予個人堅實的權利為目標。本質而言,這代表讓民眾更能掌控自身的資訊。

 

必須讓使用者可以更輕易地在服務之間切換;新競爭者可以取得大企業握有的部份資訊,更有能力在不接受收購的情況下,成長為成熟企業;投資人則再也無法假定,獨佔力量帶來的利潤可以維持數十年。

 

 

 

 

 

 

 

 

 

 

 

 

 

                                                                              641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