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修法關鍵
民間公司法委員會公司治理組召集人龔天行建議,整部公司法修正案,可以分為兩個面向:一是公司治理的改進,包括:法人董事、董事會、股東會召開等議題;另一部份則涉及法人透明度,譬如:實質受益人揭露,這涉及公司登記,也與年底洗錢防制最相關,一定得修公司法,這部份最具優先性。
交大科法所教授林志潔認為,公司法定義一定要按照國際標準,向主管機關申報。但是否要開放大眾查閱,或者僅限於主管機關、公權力執法機關、交易相關人才能查閱,可以斟酌。因為,目前只有英國全面開放大眾查閱。
★服務業景氣透著絲絲涼意
2017年台灣服務業總營收近9.26兆台幣,微幅衰退0.49%,但總稅後純益成長18.30%,平均獲利率4.44%。
商研院流通產業組組長林原慶分析,零售批發、物流、餐飲是台灣服務業主力的三大支柱。這三大產業的成長表現,決定著台灣服務業整體的景氣榮枯。
零售批發業:製造服務業、電商、超市是成長主力。
2017年台灣整體批發零售業營業額,較2016年成長3.8%。成長動能主要反映在與製造業景氣連動較大的批發業,2017年批發業產值成長近5%,為7年以來高點。互通有無的製造服務業──「資訊、通訊、IC通路」是零售批發業中,成長貢獻最高的業別。
電商部份,在富邦媒體科技及網路家庭國際資訊的雙位數成長帶動下,創造5.27%的營收成長。
百貨巨頭,除了新光三越百貨勉強維持2%的營收成長,太平洋崇光百貨與遠東百貨分別是零成長及負成長。相對於百貨寒冬,超商及超市仍繳出了漂亮的成績單。超市業龍頭全聯實業,在2017年創下1088億的營收新高,營收成長7.09%。實體通路的客製化或區域化,將是未來的趨勢。
物流業呈現溫和的成長步調。「倉儲運輸」2017年營收成長2.43%。不過,這其實是痛苦的成長,社會對物流大量、快速到貨的需求高,但人力其實跟不上。物流業未來在服務設計、經營模式、科技設備、倉儲系統上,全部都要調整。
觀光餐飲業2017年營收成長4.86%,在陸客不來、觀光不興的衝擊下,依然維持著既有的成長步調。仰賴開曼美食達人(85度C)、瓦城、六角國際等榜上老將,及乾杯等新秀,在國內外不斷展店擴張,創造龐大的營收成長。
★
2017年台股站上史上最久萬點,加上當沖降稅帶動交易熱絡,台股2017年價漲量增,讓全體證券業大進補。去年全體證券業,涵蓋證券、期貨、投信、投顧等,合計全年獲利逾500億。光證券業,大賺437億,較2016年成長近1倍。證券業雙雄元大、凱基,獲利聯袂突破80億。證券業務跨足財富管理」,將是未來台灣證券業的決勝關鍵。
但2017年從外匯市場吹來強勁逆風,新台幣兌美元急升,壽險業首當其衝。
中國人壽2017年淨利90.84億,較2016年衰退4.06%;南山人壽全年淨利219.07億,也較前一年衰退15.6%。保險業國外投資金額逾14兆,且以美元為主,佔比高達9成,因此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風險,是壽險業投資最敏感的因子。 2017年壽險業未避險部位的匯兌損失約為1700億,較2016年增加約800億。
★
金融危機通常有三個元素:超乎尋常的借貸行為、集中的投機行為、資產與負債失衡。 2008年的金融風暴之所以這麼嚴重,就是因為這三個要素全都有了:全部人押了大賭注在連結到房市的結構性商品身上,同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過度膨脹,而且過度依賴短期借貸。
股票市場驚驚漲,公司另一個重要籌資工具──公司債券,卻開始出現壞徵兆,還可能是引爆下一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過去十幾年,公司為了讓資產負債更「有效率」,紛紛舉債及利用利息費用減稅。
債務市場的信用品質也正在惡化,這可從債券評等中位數的變化看出來,現在市場的中位數,只比垃圾高一級。而且,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正在降低,我們就有了下一個危機的基本要素。
64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