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企業到小公司都在問「應該導入AI嗎?」、「到底該怎麼用AI?」小吃店也需要導入人工智慧嗎?中小企業要如何導入人工智慧?
對於微型或小型企業而言,經營的關鍵在於「生存」,所以問題常常不是在科技的應用、企業轉型或升級,而應該回到基本層面:產品、服務、營運模式。
小店的經營策略在於如何做出差異性、展現獨特的價值,以便吸引顧客上門,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如何維持質量皆足夠的人力?如何維持足夠的現金流與合理的獲利?類似這樣的問題若沒有仔細思考並先行解決,人工智慧恐怕也幫不上忙。
科技再好也只是業務的加速器,而不是產品或服務本身。對於資源極為有限的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將正確的資源用在刀口上,絕對是重中之重。
企業在導入前要先有全局觀,不能人云亦云,看到同業導入什麼就跟著導入。因為每家公司的狀況、資源與瓶頸皆不同,照抄別人的人工智慧應用,A公司可能很受用,B公司可能只是資源的無謂消耗。所以要先從企業的關鍵問題著手,不要拿著技術找應用,為了AI而AI。
究竟要用在哪個區塊?先推動哪個方案?都必須視企業的核心價值、規模、可用資源來決定。發展人工智慧有4大要素:人才、資料,演算法及運算能力。而人才與資料才是最重要,往往是決勝的關鍵。
演算法則因為人工智慧民主化的趨勢,全球的水平雖然有差異,但若以產業AI化,尤其是企業內部運用而言,差異不會太大;而運算能力是純粹的硬體投資,取得相對最容易,但是對於很多中小型企業來說,卻也可能是導入人工智慧的障礙。
因此,已經打造流程自動化及資料基礎建設的企業,可以把握這個機會及時間點,儘快在公司內部打造人工智慧團隊,開始探索人工智慧的可用之處。
團隊再小也沒關係,重點是儘早將問題定義清楚,建立資料蒐集機制並納入企業日常運作中,儘早驗證資料的可用性與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價值,才能將自己準備好,日後不論是建立正規部隊或是導入外部系統,讓人工智慧為企業產生最大價值。
仍然在求生存階段的企業,建議先回歸本質問題,從產品、服務與經營模式下手,找出企業本身的獨特價值,並站穩腳步後,再逐步進行數位化基礎建設、蒐集數據,接著找出成長的重要議題,再導入人工智慧來創造新價值與成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