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淨灘嗎

 

據聯合國環境署與海洋保護協會統計,全球每年有860萬噸廢棄物排入海中,但淨灘活動只能撿起1萬噸,僅佔約千分之一9成的海岸垃圾都是塑膠。

 

別再「文青式減塑」了

 

你是不是也改用「環保紙吸管」救海龜?全球光是一次性紙吸管市場,就逼近一年500億台幣,預估未來成長率高達14%。然而,真相是:塑膠吸管還能回收,紙吸管碰過食物只能變垃圾,而吸管問題在海洋垃圾中,其實根本小得可忽略不計。

 

減塑必須納入企業社會責任目標應該朝限用、減量的公民意識著手,才是對於塑膠問題更積極也更根本的解決之道。禁用塑膠吸管只會讓人自我感覺良好,企業和個人以為不用塑膠吸管就已經為環保盡力了而其他材質的耗能以及碳排放,也比塑膠高。不鏽鋼吸管耗能是塑膠的90倍、碳排則是150倍,至少得用上150次才算得上環保。

 

最重要的是消費者要自己帶環保袋去購物,帶環保餐盒去買食物,儘量減少一次性塑膠包裝的使用!   然而,為了取代一次性塑膠製品、為了環保,你是不是買了更多環保杯、環保筷、環保袋、環保餐盒、環保手搖杯提袋?

 

狂買「環保袋」、「環保餐盒」等產品,不如一個用到底用好用滿,減少不必要且假環保的消費,才是減塑救地球的第一步。

 

台灣齊輝環保科技使用獨特的溶劑處理法有效處理BC級廢保麗龍,得出聚苯乙烯(PS)再生料再與工研院合作開發技術與配方,提升強度變成HIPS再生料,價值翻了兩倍。

 

寶特瓶廢棄物,已經變成全世界瘋搶的原料甚至環保永續能力已經變成企業競爭的台灣能把海洋垃圾變成不輸原生料的再生料,不只可以做成衣服,也能製成食品容器台灣布料龍頭旭寬企業把寶特瓶製成布料

 

寶特瓶、保麗龍只是海洋垃圾的一部份,剩下看不清原貌與材質的塑膠垃圾怎麼辦?全球化工龍頭巴斯夫正在實驗以垃圾取代石油,利用化學循環成為新原料。一輛輛垃圾車送來腐爛、破碎的塑膠垃圾,經由堆高機、輸送帶進入熱化學製程,變成了塑膠原料的原始狀態,類似輕油。接著,再透過傳統的塑膠製程,做成透明冰箱隔板,展開一段新的產品週期。

 

巴斯夫並不是把垃圾都運回德國,而是投資挪威塑膠垃圾廢料熱解提煉公司QuantaFuel 2000萬歐元,並在丹麥興建先導工廠,建立地區型的預處理廠

 

20191月,巴斯夫與全球近30家企業共同成立「終結塑膠垃圾聯盟」(AEPW),涵蓋塑膠上中下游供應鏈,從製造到全球性食品、生活用品、美妝龍頭業者都加入了。

 

回收塑膠、生物原料與二氧化碳,是三項未來最有潛力替代石油的產品

 

台灣銘安科技研發出「生物可分解塑膠」,生物可分解塑膠,能運用微生物,被分解成水、二氧化碳。 然而全球生物可分解塑膠的上游原料不足,即便擴廠,頂多也不過30萬噸,要滿足世界需求是遠遠不足的。 其實傳統石化廠像是六輕或中油,也都能生產可分解塑膠,只是過去沒有市場,因此無人願意投資生產這類型的產品。

 

生物可分解塑膠可以來自生(植)物,也可來自傳統石化廠,關鍵不在原料來源,而是分子結構是否能讓微生物完全分解。另外,「生物基塑膠」是以生物做成的、不含傳統化石原料的塑膠。 不過,生物基塑膠不等於可分解塑膠,因為生物也能製成傳統塑膠,目的是用可循環再生的原料取代化石原料。 但做成傳統塑膠分子結構的生物基塑膠,一樣無法被分解。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