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鎖國界國旅開始盛行。   瑞士,只要買一本旅行通行證,就包含火車、渡輪、纜車甚至博物館的票券,不必再辛苦排隊。     阿里山、花東的風景都不輸瑞士,但缺乏體驗配套,無法創造更高的觀光價值。     講求CP值的時代已經過去,追求VP值(value performance)才是未來的趨勢。    然而國旅必須要從量變產生質變,提升價值。

 

台灣因特色的高山旅遊遠近馳名,但光是基本條件「乾淨」,不少山屋就有很大改善空間。   缺乏獨特性和差異化也是國旅高端化的致命傷,尤其在體驗經濟時代,更不能各地的老街全是夜市型態,販售的土產、紀念品統統一樣。

 

台灣是多種外來文化的集合,觀光到最後只剩下文化旅遊,也因此高端旅遊絕不能缺少文化。     想發展高端旅遊,除了業者須與國際接軌,政府也要投入資源補齊基礎建設及配套措施。

 

台灣許多風景區通常雜亂,街道跟房屋無美感。     旅館的品質也欠佳,無論是房間設計、服務態度跟餐飲水準等都可以再進步。

 

台灣不缺世界級美景,但缺乏美感的設施和不夠用心的服務。       國內觀光景點的空間硬體和服務品質必須全面體檢,除了加強美感和吸引力,也要培養公務人員的服務專業,政府要整合資源,和民間一起合作。

 

台灣蓋飯店相對缺乏整體的規劃和配套除了蓋飯店,還可以是個造鎮計劃,規劃商店街,創造當地人就業機會,營造和周圍居民共好的氛圍。

 

在地計程車隊也能落實考取導遊執照、或跟警察連線,會更讓人放心信任。       可將旅遊景點路線分級,首次旅遊可以玩什麼,第二次、第三次分別可以玩什麼。

 

打卡不等於旅行,建築只是旅行的亮點、高潮,留下刻痕的是人、是民情、也是文化。        高跟鞋教堂、鑽石教堂都和當地紋理和脈絡沒有連結,只是「粗暴式的置入」,沒有文化的感動。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