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證明了民主和獨裁不是截然二分的兩種制度,而是一條可以逆向行駛的雙向公路。     匈牙利社會學者馬札爾(Balint Magyar)的研究將獨裁者邁向獨裁之路分成三個階段:嘗試、突破、鞏固。

 

細節裡藏著魔鬼,民主制度處處都是細節,處處都有魔鬼。     民主不是一個境界或是一個穩定的狀態,而是一個過程,過程中經過無數的除錯和改善,每一步都涉及政治利益。

 

民主運作靠法制,執法倚賴細節,細節靠不斷積累。     因此空談民主理想,而對法制細節失去警覺,只會成就一種粗糙、有機可乘的民主。

 

民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多數決,但如果社會裡的多數人組成逐漸固化,最後的結果必然跟獨裁社會的本質沒有兩樣,只是個人獨裁和多數獨裁的差別。

 

由於大部分人民對政治的冷漠結果激進的少數變成相對的多數造成了少數的獨裁

 

如何能夠突破這種固定多數人的優勢?     發動革命或政變是一個選項,但代價太高,就算成功也難以重建民主。     剩下的辦法就是鬆動多數人的固態結構,造成「流動的多數」

 

一種流動是時間上的流動。     這一次選舉保守派佔上風,下一次換自由派,沒有一群人永遠是多數。     另一種流動是空間上的流動,選人不選黨,在中央及地方或是行政與立法選舉中,不同黨派的候選人各自獲得不同的多數支持。     還有一種是議題的流動例如LGBT、廢止死刑、環境保護、氣候變遷、言論自由、經濟發展、或是統獨問題,避免最後形成一群固化的多數。

 

多數要能維持流動性需要許多條件,例如民眾中必須有足夠多的中間選民,每人具有較高的自我抉擇能力,沒有壁壘分明的政黨屬性,不願意接受黨意凌駕一切,這些人可能隨著時間、空間和議題流動,打破了多數的疆界,最後形成流動的多數。

 

可惜目前全球許多民主政治體系的發展正好跟這個方向相反,民主就像染上了瘟疫沒有疫苗可用

 

希特勒金正恩都是民選出來的台灣近年也成為另一個典型的例子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