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長最熱衷的,就是如何讓孩子變聰明。 然而史丹佛大學的「天才基因研究」顯示, 智商高,未必會成材。 智商只是成功的一個條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條件,智商高並沒有因此就高人一等 不知為何,中國人卻很迷信聰明,甚至希望把假聰明訓練成看起來像聰明。

其實聰明人若不懂韜光養晦,反有殺身之禍。   三國時的楊脩極聰明,「黃絹幼婦外孫齏臼」, 他一看便知是「絕妙好辭」;曹操也不笨,卻「乃覺三十里」,但楊脩最後死於曹操之手。  智商高又如何?   聰明反被聰明誤...

1921年,史丹佛大學的特曼(Lewis Terman)想知道:一個人若聰明,又有最好的環境, 他的天賦可發展到什麼程度?   他篩選 1528 個 3歲~28歲、智商在 140 以上的人,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追蹤他們的一生,這就是著名的「天才基因研究」。   整體來說,這些聰明人的表現都不錯,但是並沒有人拿到諾貝爾獎;而在最好的條件下,仍有許多人不成材。

最著名的是一位6歲就會讀《莎士比亞》的小女孩,她 IQ 195 分,特曼驚為天人,把她全家從奧克蘭搬到史丹佛大學附近,方便特曼自己能夠全心培養這個小女孩。她16歲哈佛大學畢業後去法國留學,特曼支付所有的費用,但這孩子在歐洲混了10年,一事無成,最後回到加州, 靠著把特曼最初買給她住的房子,分租給史丹佛的學生度日。她過世時,死亡證明書上寫的是「女房東」。

研究者從這一千多人中,選出最傑出的一百名專業人士和一百名普通人士來兩相比較。   結果發現,這兩組在IQ上沒有差別,差別在他們成年後各自發展出的自信、毅力和耐挫力   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例子很多,世界上成功的人,都不是最聰明的人,卻是最有毅力的人。

除了聰明,你還需要EQ、謙虛的態度、高度的學習慾望、熱忱、積極性、良好的生活與工作秩序、樂觀正向的思考、正確的人生觀、樂於助人、團隊合作、溝通技巧、領導氣質、創造力、守法的習慣、必要的專業知識方法及工具.....

但是如果你自覺不夠聰明,也別太高興,以為會比聰明人更容易成功; 你需要付出的努力,肯定比聰明人更多!!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