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台灣教育制度每年都有新的改變,但是每年改變的內容,卻似不同企圖與利害關係家長族群角力的結果,每一類家長有不同的企圖,希望教育能朝對自己孩子有利的方向去改,年年改,卻成了四不像。

 

對於學生而言,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學習未來就業的知識與技能」;對於國家而言,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 現在很多人喜歡說「潛能開發」,但是,如果「開發學生潛能」成為一個國家「教育政策」的最重要目的,那麼,這個國家也差不多完蛋了。

 

經濟上的產業政策影響了產業的發展,產業的發展無可避免必須跟教育政策結合,並落實在教育制度上。        適當產出人才,以平衡就業市場,這就是學校教育一個很大的目標。        所以,教育政策本來就不是為了讓所有人自我實現,而是為了讓大家能有份工作餬口。

 

人人皆能適才適性,是很好,但這是一種無視產業發展與就業市場現狀的理想情境,阿Q而不切實際。          例如,喜歡美術想以畫畫維生的人可能高達5%,但台灣的繪畫或插畫市場只能允許1%的人生存;因此,只有最優秀的1%能存活,其他4%的人都只能放棄,去找其他足以餬口的工作。

 

每份工作所能創造的價值不同,帶來的物質生活也有落差,而反過來影響了每一個人自我探索興趣、發展能力的過程。        例如,我熱愛唱歌跳舞,且可能對律師的工作內容沒有興趣,但我知道律師我能做得來,而且我想要這份工作,只因為我對律師的「高收入」充滿興趣。

 

物質生活的優渥程度,是個非常強大的誘因。        絕大多數人可能不見得有什麼遠大的夢想、或企圖心去創業,但都期待過著更好的物質生活,這也意謂著,熱門科系與熱門學校是很難避免的事。        而且創業失敗的比例高達95%以上。

 

所以我們的教育在追逐流行積極鼓勵創新、甚至創業的同時,是不是更應該把重心放在基本工作能力的培養上,使學生畢業後能順利與有前景的產業接軌。

 

另外,教育制度在「訓練人才」外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篩選人才」,決定誰可以念某些學校與科系——篩選意謂著「判別優劣」。         不願意成為〞劣者〝,不願意去念劣的學校與冷門的科系,因此想辦法把大家都弄成一樣、把學校弄成一樣,優劣模糊不清,就可以混水摸魚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是台灣的教育現狀。

 

也許,這算不算〞劣〝,可以再討論、再定義,或者轉換到另一個領域成為〞優〝,但改變不了就業市場的複雜性與原始性,就像我們可以平等地尊敬每一種行業的人,但卻無法期待所有人拿到平等的薪資待遇。        我們也許可以好心的說人各有志、性向不同,但家長與學生想拼命往上爬的事實,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因此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所培育出來的人才,應該是支撐政治決策、經濟運作,以及學術研究的中流砥柱。        所以教育應該要高度接軌產業發展,讓他們能在投入各領域後迅速成為「即戰力」;這意謂著,教育政策篩選與訓練人才的思惟,都應該緊扣著「如何對社會產生貢獻」,而不能單純鎖定在適性發展、或者自我實現。        只要市場經濟、就業競爭存在一天,為了活下去,誰不是拚盡全力讓自己脫穎而出?         適性發展,只是天邊的彩虹.....

 

然而目前國家產業轉型政策不夠明確、兩兆雙星完全失敗,看看全球、亞洲、以及產業主要競爭國的積極發展、甚至對岸十一五建高速公路、十二五蓋高鐵、十三五全面發展網路 ( 大數據、互聯網+、寬頻 ) 明確的國家發展戰略;台灣幾乎在等死。

 

台灣的升學模式強調記憶及精熟練習,但這些能力在出了社會之後,卻沒有太大用處。       在這變動的時局,我們更需要充滿彈性、具有強大環境適應力的人才。        然而,環境適應力可能與人格特質更加相關,與學科成績無關。

 

台灣教育生產線式的教學,可以培育出大量擅長回答標準答案的學生,但是對產業發展完全沒有幫助。      看看教育制度世界第一的芬蘭,仍將於 2016 年 8月全面推出新課綱以培養學生7大橫向能力,內容包含了    1.思考與學習能力、    2.自我照顧、日常生活技能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     3.文化識讀、互動與表達能力、     4.多元識讀能力、     5.數位能力、     6.工作、生活能力與創新精神、     7.參與、影響和打造未來的能力。

 

對於7~16歲的學生,除了繼續教授數學、語文、歷史、藝術、音樂與其他傳統科目外,將導入「主題式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讓學生探索真實世界的各種現象,思考因應社會挑戰的可行辦法,從中學到從容面對21世紀的重要能力。        新課綱只要求學校,每年在課程中至少安排一段時間(通常是幾個星期),進行主題教學,而不是整學期。

 

例如,研究「歐盟」的主題,就會涉及經濟、歷史、語言、地理等多個學科,甚至英國脫歐等議題。        研究「地球起源」的主題裡,就融入了大爆炸、宗教和芬蘭詩歌的學習。

 

學生必須參與主題式學習課程的設計規劃,還要對自己的學習成果,做出評估,希望激發學生積極學習,也增加他們與老師的互動。        為了鼓勵學生合作,未來的教室也會改變設計,不再是排排坐著聽課,而是讓學生三、四人坐在一起,形成小組,協力解決問題,並提升溝通能力。

 

而為了實施新課綱,老師們必須接受訓練。       從2013年開始,芬蘭就要求每個老師都要設計主題式教學的專案;原本只專注某個科目的老師,現在必須跟其他科目的老師合作,共同設計跨學科的教學計劃。        就像每個課程改革,最重要的都是師資培訓,芬蘭教育當局的眼前之急,是找出最有效、適合的方法來訓練全國的老師。

 

最近幾年,芬蘭學生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分數下滑,其國內有人開始擔心學生的競爭力大不如前。        更有人不解,為什麼芬蘭教育當局還要實施新課綱、新的教學與學習方法?

 

然而芬蘭教育當局堅信,學校應該教下一代學會生活必需的能力,而不是把焦點放在搶救下滑的國際評比分數,而跨領域的學習,才能讓學生更加貼近現實世界的挑戰,幫助他們做好未來上大學、進入職場的準備。

 

台大依舊在煩惱下滑的國際排名嗎?        台灣還在擔憂下滑的國際競爭力排名嗎?        努力的方向可別本末倒置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凱文 的頭像
    凱文

    凱文的異想世界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