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浪潮來勢洶洶,大家最擔憂的問題是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而失業,又應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涯,維持職場競爭力。

 

我們可將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本質分為4類,分別是行政、溝通、決策,以及創造。 但是哪些工作偏行政容易被淘汰哪些工作又是偏創造不容易被取代呢

 

其實每個人的工作或多或少都包含這四種類型,只是比重不同,有些工作行政多一些,有些工作溝通或創造多一些而已。

 

令大家意外的是,《哈佛商業評論》針對14個國家的1770位經理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目前各層級的經理人都投入大量時間在行政工作上。 企業若將此類行政工作轉交給人工智慧處理,至少能幫主管省一半的工時。

 

溝通指的是,舉凡推銷、談判、公關、遊說、簡報、協調、接受申辦、查詢、客服等工作。因為人工智慧並無法真正理解人類使用的語言及處理預期之外的對話,也無法處理各式例外狀況,絕大部份的溝通工作極難被人工智慧取代。

 

決策工作包括創投、併購、選商、行銷、招募、陌生開發、客戶回訪、審核、基金操盤、商品開發、定價、活動舉辦,決定要不要買、要不要投資、要賣多少錢等等,這包含了很多人類社會的文化與價值的判斷同時也是主管階級的工作重點。

 

創造指的是無中生有,人工智慧或許可以幫忙整理、找資料或者提供線索,但短時間內在創造的領域中沒有取代人類的可能,也就是說,真正的創造型工作很難被人工智慧取代。

 

未來,這4種工作類別都有部份可由人工智慧代勞,其他部份仍然需要人類親自參與。所以,行政、溝通、決策與創造,並沒有誰比誰高、誰更容易流失工作,端看每份工作的職掌中,人工智慧可代勞的工作比重。

 

因此,與其不斷地精進同質技能與人工智慧競爭(例如增強打字速度),不妨考慮做工作性質的調整,逐漸往人工智慧不可代行的方向移動,讓自己從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提升為讓人工智慧成為自己工作的工具這就是人機協作。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