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108課綱正式上路,其中,中學生科技課綱強調「運算思惟」及「設計思考」,學習重點包括演算法、程式設計與資料分析。  整份課綱從「科技產品的保養與維護」到「機器人專題」,都羅列其中。

 

網路素養、資訊倫理、數位公民等認知與批判能力,至關重要。  然而,攸關「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的戲份不多,具體實踐方法也很模糊。 新課綱過於強調程式編寫等「技能」,卻混淆了媒體素養等「智能」。

 

當國中生準備寫下第一行程式碼,最好以同等慎重,理解數位科技如何衝擊人類文明,理解資訊社會的媒體運作,理解網路社群的威力與威脅。

 

尤其在媒體生態失衡、假資訊不斷升級之際,如何善用數位工具、如何辨別網路資訊、如何建立公民意識,絕對比「如何寫程式」更加重要。

 

思辨是數位素養核心 2015年起,法國政府推動龐大的網路識讀計劃,每年3萬名教師及教育工作者接受培訓,在中學開闢課程,從「辨識假資訊」開始,教導學生理解網路世界的陰暗面、保護自己的線上人權。

 

法國政府也積極借助記者組織的力量,他們每年進入校園舉辦工作坊,告訴學生如何辨識假資訊,教導使用查核工具與技巧,並以選舉為例,分析政黨人物與假資訊之間的權力關係。 他們分享專業記者蒐集資料、查證細節的基本功,對問題媒體抱持批判態度,又不至於全盤否定媒體功能。

 

從法國經驗來看,「媒體識讀」是「數位素養」的核心。      科技素養的核心能力,絕不只寫程式或保養科技產品,更在於利用這些程式與產品,創造一個開放平等、尊重負責的數位公民社會。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