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各地,如今華人在世界市場似乎不太吃香,美國大的科技公司可能都是印度人當老闆,華人就是替他打工。為什麼? 因為人家能定義問題,我們只能解決問題。要定義未來、發明未來,因為未來總是會來的,如果我們不定義未來的話,一定有別人會定義未來。

 

我們的教育方式習慣教人解決問題,但這些問題都是現成的,都是有答案的問題,習慣於這樣一種學習方式的結果,是學生平常不太發問。 台灣的年輕人因為花很少的時間定義值得解決的問題,結果就變成是隨波逐流,大多數的時間所想、所努力都是在解決別人的問題,講得不好聽,就是做代工、做僕人。 做僕人當然風險比較低,賺工資就好了,但是對於整個社會往前推進卻沒有太大助益。

 

當一個人進了大學,應該是為自己找一個最有興趣、最有價值的問題,然後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所謂最值得解決的「問題」可能一個或二個,絕不會是很多個,因為一個人的生命有限,所以問題的定義和架構就要非常深刻,也就是說「用最深刻的方法來定義、解決一個問題」,這才是最美滿的人生。

 

從定義問題開始,思考如何有效運用時間,竭盡一生的時間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創投為什麼很難?如果你總在評估市場、技術,或商業模式,那就極有可能被自己的直覺混淆。投資前,超級違反常理的核心關鍵到底是什麼?

 

在評估投資機會時,不該花過多氣力研究下檔風險,而該把大多心思放在上檔的想像。 要評估一個案子有多少未來獲利潛力,技術、產品、商業模式、市場、競爭對手強弱,都不是關鍵。

 

實務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創辦人這個因子相對不變。他的決心、學習成長的速度與執行力,幾乎就決定了一家新創能走多遠、飛多高。因此,評估個案時,絕大多數力氣要用在定性創辦人的潛力。

 

 

 

臉部辨識是一項尚未成熟,但對公民權益有重大影響的技術,卻以「便利、安全、效率」之名,草率推廣應用,又缺乏法律監管及倫理規範,帶來濫用危機。

 

臉部辨識不像其他隱私個資,可以藉由密碼、匿名性、隱私選項層層保護。臉部特徵形同一種公開資料,當你走在街頭,就可能被記錄儲存、分析比對,進一步「武器化」。

 

 

 

教育部公布一項數據,台灣連續2年大學休退學人數超過9萬人,原因大多是「志趣不合」。 很多人不禁要問,台灣的大學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勉強畢業的無動力世代,人力銀行一致指出,6成找的工作都和所學科系無關,再延續下去,造就職場不少對工作麻木無感、又缺乏動力的抑鬱寡歡中年人。

 

然而針對108課綱的實施,僅有20.1%的老師表示全面準備就位,代表有8成老師還沒準備好。另外,學習歷程檔案立意雖好,家長仍質疑不斷,包括偏鄉資源不足,導致學校開的多元選修課不足,亦或課程太搶手,學生選不到,外界都等著看,政府如何協調處理細節上的歧異。

 

 

 

芬蘭的教育改革最主要的是在推廣的「情境式學習」(Phenomenon-based Learning,或主題式學習)。 但仍然有數學、英文等基本學力科目,只有大約10%這類新型態的整合課程,不須過度擔心孩子會因此喪失基本知識。

 

新加坡也很清楚,教改成功的關鍵在於老師。       增進教師的職業認同與榮譽感,有助於他們展現更優質的教學力。 根據2018年瓦爾基基金會的調查,63%的新加坡人覺得學生很尊敬老師,在調查的35國中位居第6,這讓新加坡的教改有很好的改革基礎。 新加坡在課程設計上,中學階段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一門學科有G1、G2、G3程度,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每一學科不同強弱,設計個別化的學習模組。

 

                          

 

對於台灣108課綱的教改,雖然老師願意做出更多創新是好的改變,但太著重表面活動,反而忽略課程的核心目標,以及希望學生從中學到的知識、培養的能力。

 

一些非都會區學校的老師還是照以往方式上課,課程計劃寫的是一回事,實際操作又是一回事。 而台北市的學校,很多老師也仍抓不到方向。

 

上位者沒有講清楚,加上內容本身抽象,現場執行的人就不知道到底要怎麼做,變成表面有更動,實質沒改變。

 

 

 

 

 

 

 

 

 

 

 

 

 

 

                                                                                   68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凱文 的頭像
    凱文

    凱文的異想世界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