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看後天」,看了後天就知道明天該做什麼,也會知道今天如何預做準備與轉變。

 

 

世界上有一大堆人都在講「行善」,或一窩蜂跟著別人去「行善」,但這都是刻意的有目的的有所求的最終是為了利己,所以根本稱不上所謂的「行善」!

 

真正的善,是隨喜的,例如路上遇到一個人問路,你跟他說怎麼走,甚至帶他去,這才是無目的的,無所求的,利他的。這不需要刻意的,但心裡是快樂的。

 

一個人能夠名留千古,並不是因為他為自己做了什麼,而是他為別人做的犧牲與奉獻。人只有在利他時,才會感覺到真正的快樂。

 

退而求其次,人生如何能夠不感到空虛、不留遺憾呢?一生平凡事,平凡過一生,做好平凡事,一生不平凡。       試著多幫助別人,不求回報,只有無私地助人,人生才有價值。

 

 

這幾年,台灣的大學在世界排名中迅速的往後退,要如何才能把一所大學辦好呢?我們常常聽到一個笑話,台灣只有一所大學,叫做「教育部大學」,因為,從系所的設置招生名額、收的學費高低、到補助款...,教育部什麼都要管,但教育部又怕被批評資源分配不公平所有公立大學都長得一個樣子,沒有個別特色,被法律管得死死的當然死氣沉沉沒辦法跟國外大學比,更遑論每天捉襟見肘求生存的私立大學。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台灣的大學基本困境就是財務困窘。       台灣每位大學生每年「生均經費」最充裕的情形約3050萬台幣,圖生存的大學可能是1020萬或更少。韓國的大學為7080萬、日本100萬左右,歐洲、香港、新加坡是200400萬,美國則是300500萬。

 

看來想要把台灣的大學辦好,是緣木求魚了。

 

 

相愛容易相處難,當企業創投與併購成為顯學,母公司如何跟新加入的團隊成功溝通、協作,真正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      除了客觀條件的門當戶對,人往往是更核心的關鍵。因此必須精心設計組織架構,確保無論是獨立運營或是全面整併,子公司的領導人與團隊,能與母公司的對應組織,產生良好的信任、溝通與協作,雙方才會有相乘,而不是相耗的結果。

 

這就像是社會的多元族群「融合」(integration)並不代表「同化」,新加入的團隊不應該放棄自己的特質、專長、甚至是文化,而應該是為母公司注入新的生命與創意,否則,就失去了併購的意義與目的了。

 

 

台灣最強的兩個產業項目就是高端製造與高端服務政府應以政策引導投資以強化這兩項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應設立員工諮商中心,除了法律諮詢,還應包括心理諮商、人際關係、以及婚姻家庭諮商。 每年應舉辦一次全員諮商講座,並設立「同儕輔導員」制度,輔導員每年至少進行兩次訓練講座,當同事發生狀況或是有潛在危機時,可於第一時間跳出來關心,並能協助向諮商中心通報。

 

 

疫情蔓延,企業內外交迫,真正考驗領導者的時刻終於到來。       企業領導人應該向團隊與客戶傳達明確訊息,並且保持冷靜與透明,坦然面對眼前的挑戰。

 

身為主要決策者,你的訊息要傳達給兩組聽眾:你的團隊與你的客戶。       員工與客戶的安危是你心中最大的牽掛為了維持核心業務運作,員工應該受訓具備執行不同領域工作的能力,才能在同僚生病時代為上場。

 

一個好的經理人,應該花時間傾聽團隊疑慮,並且耐心地回答他們的問題。       你越安靜,能聽到的就越多。在疫情蔓延的此刻,大型聚會並不適切,但是線上的公司大會(town hall meeting)會有幫助。

 

傳達明確的訊息,保持冷靜與透明,無論危機與否,企業領導人都應該如此行事。

 

 

 

 

 

 

 

 

 

 

 

 

 

 

 

                                                                                                                   694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