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看大學治理得好不好,英美常用的指標是學生、人才與財務。 「學生」通常是指教學成效、創新度;「人才」是評估教師與研究人員的素質;「財務」則是指一所學校是否能引進充裕的資源。
這幾年,交大、清大、成大都積極推動「特殊選才」:完全不看筆試成績,只重學習動機與作品。 校內選課與系所也調整成跨域學程,清大甚至出現「無菜單選課」(客製化學程),朝「實驗大學」之路邁進。
近年來,清大修改教授KPI:升等、彈性薪資除了看研究,還可以用產學合作、教學、服務品質來評等。
台灣每位學生每年的「生均經費」約10至50萬。 相形之下,這個指標在韓國是70至80萬,日本是100萬。 歐洲、香港、新加坡是200到400萬。美國則是300至500萬。
政大教育系教授侯永琪指出,「校園組織架構的樣態、內部決策是否民主、規章制度的建立、校務研究(Institute Research)是否健全等等都會影響大學的治理績效。」
清大「國際產學營運總中心」的主要業務有創新育成、產學合作、智財技轉等。 清大規定企業一定要簽約5年,一年出資1千萬以上,才能成立產學聯合研發中心。 企業要顯現出決心,學校才要找團隊坐下來幫你。 目前有上銀科技、台積電、聯發科、光寶、台達電、新興電子等企業聞風而來,總計6個產學聯合研發中心,每年共提供學校5千至1億財務收入,佔所有產學合作模式的20%。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