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浩鼎、基亞等新藥公司原本信心滿滿,5年前還笑韓國落後台灣,但近年新藥相繼解盲失敗,台灣投資生技製藥20多年,最後卻全軍覆沒。 反觀長期作為競爭者的韓國,懷抱同樣目標,卻以完全不同的策略,5年後反超台灣,成為全球製藥大國。

 

台、韓產業相似度高,兩國一直是競爭高於互補,5年來又在新產業生物技術交鋒,卻因策略不同而結果懸殊。 韓國光是一間公司,就超過台灣所有新藥公司市值總和的2000億台幣。

 

韓國仁川機場附近的松島市,明年將竣工的是三星集團旗下生物製劑公司投資258.7億台幣建造的第三座工廠。 啟用後,這家三星生物製劑公司(Samsung BioLogics)將成為全球最大代工製藥廠(CMO)。 它目前已幫國際大藥廠羅氏藥廠和必治妥施貴寶公司代工生產藥品,提供從原料、生產、成品包裝到倉儲的一站式服務。

 

去年11月,三星生物製劑在韓國上市,短短四個月內市值超過11.7兆韓圜(約3393億台幣)。 另一家韓國生技公司賽特瑞恩(Celltrion)也不遑多讓。5年前開發出了第一個單株抗體生物相似藥Remsima,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模仿全球第三大暢銷生技藥品Remicade,市值將近3000億台幣。

 

殘酷的是,韓國的攻勢還沒結束。 中小型的生技製藥代工廠也在這幾年崛起,韓國政府大膽預估,2024年生技產業產值要達到2.6兆美元(約80.1兆台幣)。

 

2012年韓國發布的《生技製藥產業2020報告書》也立下目標,要取得全球生物相似性藥品市場22%的佔有率。 三星旗下和全球生物技術大廠Biogen Idec Inc合資成立的子公司Samsung Bioepis unit,就主攻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s),預計今年在美國掛牌上市。

 

台灣雖有浩鼎、基亞、智擎等新藥公司坐鎮,但這兩年基亞跟浩鼎接連解盲失敗,更重挫投資人信心。 我們自以為領先韓國,但21世紀開始,韓國就已經領先,現在更把台灣遠遠拋在後面。

 

隨著生物製劑的專利陸續到期,生物相似藥背後是龐大的商機。勤業眾信預估,到2020年,生物相似性藥品市場將達250億到350億美元(約7698億到1.1兆台幣)。

 

台灣選擇高風險的路全力投注資源研發新藥; 韓國則選擇先主打生物相似性藥。 結果台灣全軍覆沒,韓國正複製過去50年來製造業的成功模式,先由兩大集團開拓生技相似藥的領域,不但成果豐碩,更以此累積大量的技術與經驗,政府再投入大量資金扶植其他中型藥廠,逐步走向研發創新。

 

台灣投入大量人力、資源、金額、時間的生技產業,所得到的卻是一個唯利是圖因違法貪污下台的中研院長翁啟惠、絕望與賠本的生技產業股市投資人、生技假論文案下台的台大校長楊泮池、受懲處或去職的台大教授張正琪、台大教授郭明良(曾任國科會生物處長)、台大醫院副院長林明燦...等。

 

如果我們能回想起利益糾葛不清,蔡總統曾擔任董事長的宇昌生技案,上樑不正下樑歪,那麼中研院、台大淪落入生技詐騙案,也就不足為奇了。 陳水扁總統力推「兩兆雙星」計畫中的生技產業,至此可謂南柯一夢。 如果主導產業發展與國家前途的人都在惡搞、謀一己私利,國家還有什麼前途呢?

 

輸給韓國,剛好而已。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