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競爭速度愈來愈快、不確定性愈來愈高,企業領導人應該捨棄過去傳統的經理人角色認知,將自己視為創辦人,學習新創企業的管理思維,重新調整自己的領導方式

 

面對外在環境的競爭,許多大型企業開始吸取新創企業的管理模式。如今我們愈來愈常提到精實實驗(lean experiment)、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敏捷開發(agile development)等名詞,這些都是源自於新創企業的概念。

 

因此,未來領導人必須具備4大新創企業管理原則:

 

思考你的產品可以幫助哪些人解決問題

 

過去,領導人考量的是「潛在市場規模」(total addressable markets),然後再根據這個預估的市場規模,規劃未來的行動方案。但是,在未來你應該思考的是「潛在問題規模」(total addressable problems)。

 

以前從產品端出發,去想有哪些潛在目標消費族群會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現在必須觀察思考消費者或一般大眾遇到什麼樣的問題,而其中有哪些問題正好是你的產品或服務可以解決的這將會發現全新的領域。

 

只要有70%的資訊便開始行動

 

過去領導人做決策時,為了降低風險,便希望經過愈多討論、愈多人同意。但很多時候,最後的結果是拖慢決策速度甚至議而不決,反而因此錯失了機會。

 

為了能保有新創企業的速度與彈性,必須運用「高速決策」(high-velocity decision-making)做法。你可以做出錯誤的決策,但不可以延遲做決定。

 

高速決策3大原則

 

1.取得70%的資訊,就得採取行動如果公司的彈性大發生錯誤時能快速修正,那麼錯誤的代價可能比你想像得要低,但是速度緩慢的代價肯定是很高的。

 

2.不要浪費時間說服主管,主管應給予部屬嘗試的空間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的名言是「不同意但執行」(disagree and commit

 

3.不容易達成共識時直接找更高層主管決定組織越大會議越難達成共識

 

不可能一次就做對

 

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愈來愈高,沒有人有確定的答案,必須先採取行動,實際測試市場的反應,才能知道最後的答案。

 

失敗,是最快速、也是最有效的學習。關鍵不在於一次做到最正確、最完美,而是失敗後快速調整的應變力。

 

但這並不是說,只要是失敗都是好的,不是任何的失敗都應該被接受。

 

失敗三部曲

 

1.首先必須辨識失敗的原因,哪些是未知無法避免的因素;而哪些又是可以避免或是不應該發生的,這類型的失敗是必須被檢討或是究責的。

 

2.對於無法事先避免或預料到的原因,事後檢討目的,不在於究責,而是找出避免再犯的可能解方以及應對措施,作為日後執行的參考。

 

3.最後一種是實驗性失敗,也是刻意製造的失敗。例如新產品或新服務正式推出之前的小規模前期測試。這類型的失敗是絕對必要的,但最重要的原則是小規模、低預算、短時間的測試,避免影響到組織整體的營運。實驗性的小失敗目的是為了避免將來發生的大失敗

 

因此,面對較為複雜和不確定性高的計畫或任務時,在執行前必須先行考量到可能的失敗風險,以及組織可以容許多大範圍的失敗做好失敗與損失的總量管制。事先做好規劃與設想,並在出現問題時也更能快速且妥善地回應。

 

、不要用傳統的財務數字衡量新事業

 

大型或成熟企業的新事業或創新計畫夭折的最常見原因是,用既有的成長指標評估創新計畫的成敗。

 

衡量新事業時,應該以顧客參與和滿意度為優先指標,而非傳統財務報表上的數字。對於新事業來說,必須先有一群死忠顧客的支持,才有繼續發展的可能。因此,顧客的意見和聲音是最重要的。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說營收或獲利,這些是衡量成長的落後指標。未來的主要指標是顧客的喜愛(customer love)。」 當顧客能真正的喜愛產品,營收和獲利自然會達到目標。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