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在問人生要怎樣才叫做成功

 

20201月,「破壞式創新」管理大師、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因病辭世。       除了商學管理知識,克里斯汀生也留給了我們關於如何正確經營人生的智慧。

 

許多曾被認為無懈可擊的成功企業,往往在10年、20年後落入中段班,甚至墊底。究竟是什麼因素,讓公司和個人都難以維持成功呢?

 

克里斯汀生說,我得到一個奇特的結論:導致成功企業或個人步上失敗的原因,是他們的「視野過於狹小」,只看到那些大型的、成功的個案,想要有樣學樣,但最終證明,只有從小處開始下工夫的企業或個人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

 

人類視野的狹小,在於覺得自己必須比別人更優越,才會成功。       但我認為,看待人類還有一種更好的方法:或許我在某個階段確實比別人更厲害,但關鍵在於,我要能夠看出別人也想成長,也想變得更好。

 

我們必須把成功看成是一種動態、而非靜態的過程,即使我不能做到某件事,那也不意味我的一生都會變得平庸。相反地,這只是給了我學習進步的機會。

 

人類應把視野放大的另一個重點,在於「學無止境」,且學習不單是為了讓自己精通,我們還必須相互教導,因為在教導同時,我們也在學習。       所以對組織來說,必須從這裡找出一種重要的商業模式:讓人彼此互助,變得更好。

 

當我們要評斷自己的人生是否成功時,我們唯一要問自己的是,在這一生當中,做了哪些事情來幫助身邊的人變得更好。

 

成功人生唯一的衡量指標是你幫助過多少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凱文 的頭像
    凱文

    凱文的異想世界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