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內部調查發現,通識課不但不如主修科目受到重視,學生選課甚至是以「easy A」(簡單拿高分)當標準。       換句話說,給分要甜、作業要涼,這些台灣大學通識課遇到的問題,哈佛都遇到了。   於是哈佛大學在2019年推出了「新通識教育」(The New Gen Ed

 

如果康乃爾與耶魯大學是培養廣博通才,芝加哥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主張古典主義,那哈佛大學就是介於兩者之間。

 

康乃爾與耶魯大學的通識課採用最常見的「分類選修」distribution requirement),也就是要求學生從不同領域的學院中,選修一定數目的課程。芝加哥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則是採用核心通識core curriculum),學校獨立開發一組通識課程,要求全校學生共同選修。

 

哈佛大學的通識課介於兩者之間,一半的課程是按照通識理念獨立開發的課程,另一半則是經過審核後,可以拿來抵通識學分的學院課程。

 

然而分類選修是很懶惰的設計,因為這些課程並不是為所有學生設計的。        基於「學院本位主義」,教授習慣從學院的角度設計課程,缺乏動機開發通用性的課程。        因此哈佛大學部院長克萊伯(Amanda Claybaugh)說,通識課程必須展現出專業領域知識,是如何在真實世界中應用。

 

哈佛開始請教授反思,什麼樣的課程可以幫助學生,面對個人生命中會遇到的全球性議題,例如: 生命是什麼?、氣候變遷的未來、探討個人失落,從死亡、截肢到流浪等,都是課程主題。        新的通識課有兩個特色:一個是教學方法新穎,以體驗式的動手學習為主;另一個是題材跨領域,以個案式探討為主。

 

催生這些通識課,哈佛做了三件事:去除學院本位課程、協助課程開發,以及建立通識課榮譽感。

 

一旦教授的課程計畫書通過審查,就會轉移到哈佛大學教學中心(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通識課教授會在這裡互相交流,也會獲得教學專家一對一的輔導,帶著教授開發課程大綱以及融入體驗式教學方法。   通識課的審核標準完全以議題為主,修課負擔不亞於一般學院課程。

 

通識教育中心會定期舉辦餐會,凝聚通識課教授的感情,這些交流可以促進文化的改變,增加教學榮譽感。

 

 

 

 

arrow
arrow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