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電機系教授、翻轉教育推廣者、MOOC(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計劃執行長葉丙成說,面對未來世界,能力比知識還重要,當世界快速變化,在江湖上走跳,未來人才必備的6大能力:

 

找到資源:你到新環境、新職場,能否讓大家很快認識你、喜歡你?

結交朋友:你能否讓別人願意和你當朋友、幫助你?

洞悉世故:有組織的地方就有政治,你能否看出人事背後的複雜關係,保護你自己?

識別問題:成功創新創業的前提是要解決別人的問題,如果只是做出自己認為很酷的東西,不會有人買,所以必須有深刻的洞察力,觀察別人的問題在哪裡?

文章標籤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於1月17日在瑞士達沃斯召開,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之際,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親自與會,並發表了開幕演說,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全球化,引導經濟全球化走向,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同舟共濟,共促全球發展。

 

相對於川普強調保守孤立的貿易保護主義,我們好似恍如隔世,身處在錯亂的時代。 作為全球資本主義最前線的美國,現在大開反全球化列車,大搖大擺祭起保護主義大旗。 相反地,由共產黨主政的中國,此時此刻卻大力推動全球化,儼然是促進全球化及加速世界經濟復甦的領導者。

 

習近平說:「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入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

 

但我們千萬別誤以為未來的全球大戲只有中美貿易大戰! 2017年元旦,一班有34個車廂的貨運火車,從中國大陸浙江義烏出發,途經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比利時、法國,經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於1月18日抵達英國倫敦,全長12,451公里。

文章標籤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情    不是誰的錯    才叫人難過

還來得及的    就好好珍惜

已經失去的    只能在心底慢慢淡開

那一瞬間的領悟究竟有多痛

也只有最後才能體會

文章標籤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英國公投脫歐,到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歐美最近都熱衷討論民粹。「民粹」本意其實並不壞,如今卻已遭污名化。

 

「民粹主義」(po-pulism)的政治學定義,是「訴諸人民反抗菁英」。 然而為什麼台灣的紅衫軍、反黑金卻都叫做維護正義,而不是民粹?

 

政治學者福山在2016年7月號《外交事務》撰文,為「民粹」給了一個新定義:有什麼老百姓支持的政策,是菁英不喜歡的,菁英就說是民粹。 這跟原始定義已經差很多了,而且已經變模糊。 菁英憑什麼把自己不喜歡的政策,全抹黑為不理性?

 

歷史上有些民粹,是帶來進步的。 例如,美國第7任總統傑克森很民粹,但若非他鼓吹,窮人也不會有投票權。 十九世紀末的美國政治家布萊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也很民粹,也是拜他帶動群眾之賜,美國今日才會保障勞工權,而且富人必須依累進稅制多繳稅。

文章標籤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蕩蕩的右手 失溫的沈默
沒迴音的拉扯 all alone all alone 

那些說過的話 都算是什麼
不回頭的結果 all alone all alone 

文章標籤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Google,故我不存在。

 

「凡事問Google!」在懶人包勝萬言書的時代,理性、事實、邏輯成為累贅,方便快速才是一切。   這樣的世界,是人類進步還是思想被綁架?

 

2016年的德文年度字是:後事實(postfaktisch)。   這個從英文「post-truth」來的新造字彙,不是指與事實不符,而是指事實的重要性完全不被重視。  美國康乃狄克州立大學哲學教授邁克林奇(Michael P. Lynch)說,在大數據時代,大家知道得更多但理解得更少!

 

未來每個人的腦子裡都被植入一台智慧型手機,當遇到問題時,這個迷你手機就開始上網搜尋答案。   這種思考方式延續幾個世代後,人類將完全依賴以即刻搜尋資訊獲得解答的運作方式,而忘記先輩如何使用大腦觀察、探究與論理。

文章標籤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生命的旅程中

我們沒辦法預料能與誰相逢    相知

或是相別

唯一可以做的    就是

文章標籤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賴和愛寫什麼字,都是OK的,畢竟賴和是創作,又不是引經據典; 而總統府也不過就是引用「賴和全集」而已,有這麼嚴重嗎?

 

但是,為什麼會演變成這麼大的風暴,當然也是其來有自。

 

首先是賴和基金會看成是「自自冉冉」,所以就印了賴和全集。 然而從賴和的中文造詣、作者想表達的情緒、文詞的使用、特別是詞句的音韻對仗上來說,或者從科學研究最常說「最簡單的答案往往就是正確的答案」的直覺,「冉」是有問題的。

 

誰都會犯錯,賴和基金會看錯印錯是小事,下次改版時修正回來就得了。 總統府不知情直接引用,後來知道「賴和全集」印錯了趕緊回收春聯重印不就得了。 態度決定高度、態度決定結果,總統府不認錯,還勞動賴和基金會出面說明總統府沒錯,真是情何以堪,招誰惹誰.....

文章標籤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曾經獲得「法國無國界記者獎」、「聯合國媒體和平獎」、兩度獲得「英國年度記者獎」的澳洲記者John Pilger (皮爾格),歷時兩年拍攝了一部紀錄片The Coming War on China。

 

這部紀錄片用「打破沉默」的方式以事實證明,美國一直在宣傳「中國威脅論」,但實際上真正在亞太地區「耀武揚威」並構成威脅的,卻是美國。

美國本土建立了4000個軍事基地,在海外則建立了1000個軍事基地,遍佈全球,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圍堵中國。 美國鼓吹「中國威脅論」,是為了製造假想敵,也為歷任總統的軍火商金主提供了大量的後謝作為回饋。

 

美國用導彈、轟炸機、戰艦,將中國團團圍住,從澳洲,穿過太平洋,到亞洲深處。 中國早已遭受實質威脅。

文章標籤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非洲島國聖多美普林西比向台灣索取2億美元未果,因此與台灣斷交。 台灣認為這是金錢外交,更是中共在背後主導的外交戰,所以也毅然宣布與聖國斷交。   其實如果我們更深入瞭解內情,就會明白,這項外交事件的格局其實遠高於所謂的兩岸外交戰。

 

首先,台灣絕對無需妄自菲薄以為我們的邦交國都是小朋友,因為,雖然是小朋友,但都處於全球戰略要地。

 

中國大陸自從向烏克蘭購進蘇聯航空母艦改裝並命名為遼寧號之後,大陸對於全球戰略佈局已經有完全不同的思考,因為航空母艦是遠洋作戰的移動基地,而航空母艦本身也需要補給,因此在全球戰略要地建立補給港成為最重要的事情。 美國的閒事能管到「南『中國』海」,不就是因為有航空母艦嗎!?

 

除了購買遼寧號,中國大陸更在大連自建第2艘航空母艦、在上海自建第3艘航空母艦。

文章標籤

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